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我心中的“十大镇馆之宝”
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源地,境内出土大量珍贵的青铜器,被誉为“中国青铜器之乡”。2010年9月28日,在宝鸡市区东郊的石鼓山上,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展示了这里发现的1500多件周秦时期的青铜器——
目前,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青铜铸文明”为主题,荟萃着杨家村窖藏、庄白村窖藏、董家村窖藏、齐家村窖藏、竹园沟墓地、茹家庄墓地等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从2010年10月至今,我六次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精心挑选出十件(组)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
1.何尊
1963年8月,出土于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贾村西街。这是一件西周早期的盛酒器,乃一位名叫“何”的贵族所作祭器,尊内底部铸有铭文122字,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成周、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等一系列活动。其中,铭文里的“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2.㝬簋
1978年5月,出土于宝鸡市扶风县齐家村。这是一件西周晚期的盛食器,形体高大魁伟,可称簋中之王,两耳飞扬跋扈,尽显王者气魄。㝬簋也被称为“胡簋”,簋内底部铸有铭文124字,乃周厉王姬胡为祭祀先王而自作的一篇祝词,并且明确记载了铸器的时间为周厉王十二年。
3.朕匜
1975年2月,出土于宝鸡市岐山县董家村。这是一件西周中期的盥洗器,器形像一只羊,盖前端为兽头,盖面呈琵琶形。匜内底部和盖内壁连续铸有铭文157字,记载了名叫“朕”的管理者和名叫“牧牛”的被管理者之间诉讼案的判决,有“青铜法典”的美称。
4.逨盘
2003年1月19日,出土于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这是一件西周晚期的盛水器,乃一位名叫“逨”的贵族所作器物,盘内底部铸有铭文372字,详细记述了单氏家族八代人辅佐周朝从文王到宣王十二代天子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第一次印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记载的西周诸王名号。
5.逨盉
2003年1月19日,出土于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这是一件西周晚期的调酒器,乃一位名叫“逨”的贵族所作器物,盉盖内壁铸有铭文20字。器身呈扁圆形,两面装饰龙纹,盖首为凤鸟状,凤首高昂,展翅欲飞。盖与器身连接处是虎,鋬手和管状流是长龙,集龙、凤、虎于一身。
6.逨鼎
2003年1月19日,出土于宝鸡市眉县常兴镇杨家村,包括四十二年逨鼎两件和四十三年逨鼎十件。这是两套西周晚期的礼器,乃一位名叫“逨”的贵族所作器物,十二件鼎的形制和纹饰基本相同,大小依次递减。
在四十二年逨鼎中,铸有281字的铭文,记述了逨奔赴战场,奉宣王之命,抗击猃狁,奋勇作战。在四十三年逨鼎中,铸有316字的铭文,记载了逨司职虞林,因治理林泽山川有功,受到周王的册封赏赐,周王训诫逨要注重品行。
7.象尊
1974年12月,出土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茹家庄墓地。这是一件西周时期的盛酒器,外观是一头体态肥硕的大象,以鼻子为流,以尾巴为鋬,嘴巴微张,牙齿外露,眼睛突出,耳朵耸起。方形盖置于象背,盖面有两个圆环,盖子通过链环与器身相连,表面饰以云雷纹衬地的凤鸟纹。
8.井姬盂鏙
1974年12月,出土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茹家庄墓地。这是一件西周时期的盛酒器,外观似貘,头部微昂,吻部前伸,顶端有方形流口。双目有神,两耳倒卷,体态肥硕,蹄足较短,臀部有半环形卷尾。背部有方形盖,盖上立虎一只,虎头前伸,双目直视。盖内铸有铭文“鱼伯匄井姬用盂鏙”。
9.鱼尊
1988年,出土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茹家庄。这是一件西周时期的盛酒器,外观是一条体态丰满的鲤鱼,以粗阴线勾勒眼睛,用窃曲纹代表胡须,口部微张,尾巴分开。鱼体两侧遍布鱼鳞纹,背部有鱼鳍状盖,两侧阴刻鲤鱼纹,装饰着圆形环纽。在鱼腹的下部,有四个人形足。
10.秦公镈
1978年1月,出土于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村,总共有三件。这是一套春秋时期的打击乐器,形制和纹饰相同,大小相次。在每件镈的鼓部,分别铸有单篇铭文135字,乃秦武公祭祀祖先的礼器,提到了秦襄公、秦文公、秦景公、秦宪公四代世系,着重记述了秦襄公被赏宅受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