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阅读的方法》11

2022-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井蛙看世界
        我能否借他人之眼窥视历史现场,把头脑中的标签还原成百态众生?
                            窥视
                    TAKE A PEEK
              惊鸿一瞥,此地甚好
              历史视角和个人视角
              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
              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
        人的面孔是靠长年累月塑造成型的,而在面孔上会慢慢显现出灵魂。
        ——〔白俄〕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看了相面一说还是有道理的。

        现实是由什么构成的?
        当然是具体的人、物和事。而更多时候,其实还有“标签”。
        比如,美洲大陆上那个九百多万平方公里、三亿多人口的庞大国家,我们用“美国”这个标签就概括了。在新闻报道中,甚至还会用更小的标签来代表它,比如“华盛顿认为”“白宫的观点”,等等。这样做,当然更简单、更清晰,但代价是丢掉了真实世界的喧哗和复杂。
        好人、坏人、骗子、土豪、外地人,这类标签充斥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既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危险。
        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真的就是一个“概念和观念的容器”。所以,才有了据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下的那句话:“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要爱生活,不要爱生活的意义。”
        这也是迫不得已。信息太多,我们只有大量忽视事物的过程、细节和感受,用标签来思考,才能保持内心的安顿,才不会被沉重的知识负担压垮。
        这对矛盾好像很难化解。
        但是,有一类书籍,主要是一些人物日记、自传、回忆录,它们偏偏就能在标签的铜墙铁壁上打一个小孔。大量令人惊喜的细节会透过孔眼,像阳光一样照射进来。我称之为“窥视之书”。
        读这类书的方法是:不看此人怎样讲述自己,只看他作为一个感受搜集器,怎样记录、沉淀、筛选和输出他经历的那些有趣的场景和细节。
        历史视角和个人视角
        1914年8月2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向俄宣战了。那天,卡夫卡在日记里写下了一句话。
        1914年8月2日
        德国向俄罗斯宣战了。——下午去游泳学校。
        ——〔奥〕弗兰兹·卡夫卡:《卡夫卡日记:1912—1914》
        在个人的感受中,“战争爆发了”和“我要学游泳”居然同等重要。
        有句话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反过来也成立:时代的一座山,落在个人眼里,可能不过就是一粒灰。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珍贵的窗口,让我们看到丰富的细节。
        战争中的人难免陷入穷困。那么他们就应该清一色地悲伤、绝望、呼号吗?不一定。《巴黎烧了吗?》这本书就记录了1944年德军占领下的巴黎人的日常。
      巴黎是座几乎没有煤气和电力供应的城市。巴黎的家庭主妇学会在用十加仑装的油桶焊接在一起的炉子上做饭,用的燃料是把旧报纸捏成纸团,然后泼上水——这样耐烧一些。有一家百货公司做广告说,六页报纸可以在十二分钟之内烧开一公升的水。
        巴黎是座饥饿的城市。它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农村,每天早晨都有公鸡把它叫醒。它们到处啼晨,在后院里,屋顶上,阁楼和空房里,甚至放扫帚的壁柜里——凡是几百万挨饿的市民能够找到可以养鸡的寸尺之地,都能听到它们在啼晨。每天早晨都有小孩子和老妇人偷偷地到公园里割几把青草回来,喂他们养在洗澡缸里的兔子。
        肉的配给量实在太少,大家都说笑,可以用地铁车票把它包起来,只要那张车票还没有用过。因为据那笑话说,如果车票已经用过,那么肉就要从收票员在车票上戳的洞中漏掉了。
          ——〔美〕拉莱·科林斯、〔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巴黎烧了吗?》
        找机会就做广告的商家、钻空子的平民、没心没肺的俏皮话并存于悲伤的巴黎,毫不违和。它提醒我们真实世界的参差多态。这不才是真实的巴黎吗?
        我偶然看到过一本越南革命家胡志明的《“狱中日记”诗抄》。当时胡志明在中国进行革命活动,1942年8月至1943年9月被关押在南宁、柳州、桂林等地的监狱里。
                          四个月了
        “一日囚,千秋在外。”古人之话不差讹。
        四月非人类生活,使余憔悴十年多。
        因为:四月吃不饱,四月睡不好,四月不换衣,四月不洗澡。
        所以:落了一只牙,发白了许多,黑瘦像恶鬼,全身是癞痧。
        幸而:持久和忍耐,不肯退一分,物质虽痛苦,不动摇精神。
        入笼钱
        初来要纳入笼钱,至少仍需五十元。
        倘你无钱不能纳,你将步步碰麻烦。
        限制
        没有自由真痛苦,出恭也被人制裁。
        开笼之时肚不痛,肚痛之时不开门。
        ——〔越〕胡志明:《“狱中日记”诗抄》
        没想到吧?狱中革命家最大的困扰居然不是挨打,而是不能及时上厕所。“开笼之时肚不痛,肚痛之时不开门。”
        历史的大逻辑和个人的小感受,总是会有那么一点点有趣的偏差。从这个偏差的夹角里窥视过去,我们关心的事忽然就会从黑白变得多姿多彩。
        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
        跟随一个人物,窥视他的时代,还能打破我们对人物关系的标签化理解。
        胡适留学的时候,曾经和一名美国女孩韦莲司(Edith C. Williams)谈过恋爱。但是回国后,他还是听从母亲的安排娶了一个目不识丁的小脚老婆江冬秀。这一生,他虽然偶有绯闻,但总能自证清白。在当时的风气下,这算是难能可贵的。所以,1962年胡适去世的时候,蒋介石送了一副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看看“旧道德”“旧伦理”的字样,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胡适的婚姻生活没有幸福可言。一个大教授和他的文盲老婆,能有什么情感沟通和共同语言呢?
        但这是旁观者标签化的判断。后来我读到胡适的白话文诗集《尝试集》,才知道真实情况要复杂得多。民国九年,胡适夫妇生日碰巧在同一天,胡适写了一首诗——《我们的双生日(赠冬秀)》:
        他干涉我病里看书,
        常说,“你又不要命了!”
        我也恼他干涉我,
        常说,“你闹,我更要病了!”
        我们常常这样吵嘴——
        每回吵过也就好了。
        今天是我们的双生日,
        我们订约,今天不许吵了。
        我可忍不住要做一首生日诗。
        他喊道,“哼,又做什么诗了!”
        要不是我抢的快,
        这首诗早被他撕了。
                    ——胡适:《尝试集》
        看罢这首诗,我们又难免留下一个印象:原来大教授和不识字的老婆,也有他们的闺房之乐。
        但这又想简单了。后来我又看到胡适写给好友胡近仁的信,其中有一段话:“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若不为此,吾决不就此婚。此意但可为足下道,不足为外人言也)。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吾所以极力表示闺房之爱者,亦正欲令吾母欢喜耳。”
        不该相爱的两个人,偏偏关系处得还不错;而关系不错,是因为胡适希望母亲高兴。局中人的关系,就是如此复杂。
        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
      我的读书趣味经历过一次重要的变化:年纪越大,越喜欢读自传、回忆录和书信集。
        很多人对回忆录这种题材有一个误解,以为它就是一个人的自说自话,甚至是自吹自擂。其实回忆录的价值更在于:让我们看到在传主生活的那个时代,一些重要的变化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因为在宏大叙事中,这些过程往往都被掩埋了。
        我推荐你读一读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一共四本。王鼎钧先生是文学大家,1925年出生于山东临沂,一生颠沛流离,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台湾生活过,晚年迁居美国。他写的这部回忆录,被称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
        这部书帮我解开了很多历史谜团。比如,为什么基督教在近代中国能得到迅速传播?
        我们生活在知识大分工的时代,但阅读可不能遵循知识分工的条条框框。不做专门研究的人,可能一生都不会看到一篇像《1940—1945年山东临沂地区妇女宗教信仰研究》这样题目的论文。但今天,我们可以在王鼎钧的个人回忆录中复活当年的现场。
        历史翻过一页,众生百态并未消失。它保存在个人微观的视角里。
        标签化,意味着简单、抽象、统一,抹去了差别,消解了复杂。而个人视角、内部视角、微观视角,这些窥视世界的小孔,能帮助我们对抗知识标签化的宿命。
        顺便说一个大话题: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究竟在批判什么?
        其实不只是贫穷、剥削和压迫。
        《共产党宣言》一开始就承认,“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在财富爆发的背景下,当时欧洲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至少不会比古罗马的奴隶、中世纪的农奴更差。所以,如果马克思只是在反对贫穷和压迫,他就不会有那么高的理论独创性。马克思真正批判的,是对完整人性的破坏。
        工业革命之前,一个农民带着全家人下地耕种,既是在工作,也是在生活。他不受严格的上下班时间和劳动纪律的约束,他能在田间地头和邻居打招呼、开玩笑,他能向孩子传授手艺,他能享受天伦之乐,他能在抬头擦拭汗水时看到庄稼长势喜人,因而感到荣耀。
        而到了大工业生产时代,他得准点去上班,工作和生活场景分离了。在机器的轰鸣中,他只是在为钱工作。工作本身的意义消失了,人和人之间温情脉脉的关系也解体了。
        批判现代化带来的一致性、简单化、僵硬的社会关系,关心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著作中最动人的部分。
        从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至今,将近两百年,这个命题并没有消散。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通过阅读来反抗世界简单化、标签化的趋势,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回到具体的人,通过他的眼睛,看到真实的、复杂的、多维度的世界,这是阅读带来的机缘。
        正如歌德所说:“凡是赋予整个人类的一切,我都要在内心体味参详。”
                        书单
                  BOOKLIST
        你会在这些书里窥见有趣的场景和细节: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王鼎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李宗仁回忆录》唐德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文学回忆录:1989—1994》木心,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版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全三册)黄永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
        《我的前半生》爱新觉罗·溥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