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长辈这部书

2017-12-20  本文已影响0人  马慕予

我是你孩子的孩子。

                                                                --- 题记

                           

重读长辈这部书

                              坎坷半世

那年阳春三月,夕阳西下时你闭上了双眼,再也没有睁开。在你癌细胞扩散卧床不起的三个月间,在爸爸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在亲戚络绎不绝的探望中,6岁的我仍然在肆无忌惮地玩耍,院子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我徜徉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并不知道除了玩具与糖果,生命中也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从我记事起,你就是老人。那时的你或虔诚地礼拜,或静静地靠在炕上眯着眼,儿子儿媳很忙,孙子孙女还小,老妻出去串门,你除了安静,什么也没有。评富农,挨批斗,做汇报,修水库,这些陌生的字眼儿,都是我长大后才逐渐得知的,难以知悉当时的你是如何咬紧牙关、无所畏惧地挺过来的,你甚至从来不谈论,只活给自己看。你也从来不去追究那个只有情绪没有理性的时代,同情好人也同情恶人,这就是你的悲悯。总是记得你和善地接待曾经颐指气使的人,一切都云淡风轻,似乎过去什么都没发生。那时你并没有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几十年前的他与面前的这位老人并不是一个人,可是回忆起你的言谈,我早已洞悉了全部的意义。

           

重读长辈这部书

           

                            汤水一生

想起你,就不免想起你你那和蔼的面庞,你那布满老茧的双手,你那缠了又放了的脚,你那晚睡早起的忙碌身影,还有你那拿手的美味……

那年盛夏,当我丢下卷子飞出考场奔回家中时,你已经被停放在了地板上,安详而静谧。”爸爸红着双眼告诉我,你是突发脑溢血,他赶回来时你只是流泪,已经不能说话了。我不知道临终前你还在牵挂什么,我只知道你未成年就已嫁做人妇,你尚未过几年安生日子就跟着丈夫颠沛流离;我只知道历史的原因从未让你们的婚姻陷入困境,反而愈摧弥坚;我只知道在处理婆媳关系与妯娌关系上,你一生都有口皆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你识字不多,《诗经》中这句赞美女性美好品德的诗肯定不曾知晓,但是你确实用一生对其做了最精彩的诠释。

我是你孩子的孩子,这样一层简单的关系,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你们走了,而我在成长。十几年后,当我成长到足以握住你们的手,足以搀扶着你们走完最后的路程,你却再也看不到了。家族一脉,虽未诗书传家,但也忠厚济世,你们生前的诸多良好品行,无疑将伴随我的一生。

注:此为实习时给学生写的下水作文,题目取于2017年天津卷高考作文。那个周五的晚上,坐在师父电脑前边敲打键盘边啜泣的我,大概再也没有机会回到那个赋予我成长的地方,正如对于爷爷奶奶的思念,也只有相逢在梦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