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

培训机构对公司指导了什么?

2017-07-08  本文已影响16人  风页数

在会计角度,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长远可持续经营,经济业务属于无限运行状态。

这仅仅是一个愿景,在实际的公司发展阶段中会不断遇到瓶颈状态。这就需要及时的调整制度和战略规划,应对所出现的问题。而在某个阶段也会有公司聘请这个行业的老师进行指导,这种外来的“和尚”究竟念的什么经?为什么会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首先为公司聘请来的老师多是擅长某种专业领域,具有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

老师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打鸡血老师。第二类专家级老师。

先说下打鸡血老师,这类老师擅长营造气氛,烘托氛围,会用到心理学中的一些人性弱点,直击人们心理的痛点。给团队布置任务,调动团队协作能力让一起完成任务,需要完成的这个任务难度适中,伸手够不到,跳一跳才可以触到目标任务。只要努力的去配合都可以完成。这种任务设立某个目标,是通过激发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强调团队合作的观念,来完成目标。通过这类老师的培训后,会突然觉得自己的同事比原来更亲切了,好感度倍增直线上升。这就如同,为什么一起当过兵,一起扛过枪,一起闯过业的人(此处指的是跟着领头羊走的人,非合作创业的人)可以成为永久的兄弟姐妹,这种关系甚至比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更亲。因为当人在共同面对一个困难时,那种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需要相互依靠,相互帮助,相互把生命交到对方手里,需要无条件信任对方才可以战胜困难,最后才会有英雄凯旋的气势,共同享受胜利的巨大喜悦,这种刺激是会被大脑牢牢记住的。大脑往往会记录下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恋人间一起去旅游,做义工,听演唱会,一起参与一些活动,做些有趣或者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事情更容易进入大脑让大脑处于快乐状态,并被长久记录下来。这也就是说为什么维护一段关系,无论友情、爱情、亲情都是要共同去做一些有意义的快乐的事情,能够更好的改善之间的关系。

对于公司来说,日常的公司发展,需要大家以平常心态来对待,以天天打鸡血活力四射的状态来面对繁琐的工作内容,用不了多久就会,垂头丧气身心俱疲,被各种工作细枝末节纠缠,处于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

还有第二类老师,属于专家级指导老师。这种老师在某个行业领域工作多年,深度了解行业的发展脉络,行业发展的整体动向和纬度情况,这些老师掌握行业中领头公司的发展情况和一些落地性内容。甚至有的老师是引领着某个行业的发展,属于老师中的老师。他们对这个行业有着成体系的研究分析,面对过各种问题的出现,能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以往的实践中证明他们给出的方案往往是正确的。他们所使用的方法,会在一个软件应用上构建才能完成。类似于买一赠一,花高价购买他们的培训,同时可以享受他们所引进的新软件,公司可以使用新的软件系统,对整体的业务进行细致的了解,给出数据分析,辅助了解公司流程哪里存在着问题,针对问题点给出修改意见。老师带来的新软件,会与公司之前所在的系统发生冲突,产生矛盾。新软件的使用也会和公司的KPI考核机制不符,公司会为了适应软件发布新的制度。另一方面,老师的专业知识,会清晰的讲解业务的总流程,细分化每一步骤。作为一个可以正常运转的公司来说,关于老师讲解的运营内容,其中大部分的内容公司都是存在的,只是其中的细节不到位。在老师的梳理过程中,还会列举出其他案例,来证实他们所提出的方案是多么的正确明智。这些老师的方案是在不断的实践打磨中积累下的,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是具体的如何运用到公司本身,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整体综合考量,一味地照办照抄只能丢失公司本身的特质。虽然公司用之前的业务形式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期,但不是单纯的是因为业务形式流程出现了问题,需要否定之前的制度,而要考虑其他方面,思考在人员的考核方面是否满足了多劳多得的方式,是否可以公平公正的分配任务,是否激励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对于公司看重的是业务的总体销售额度,影响销售额度的往往是一些细微的事情,比如节假日的休息是否合理,节假日是否发放某些礼品,对于员工来说公司是否可以有归属感,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一些细小的事情直接影响公司业务量。一些细微的点,更能撬动整体的大环境。老师给出的方案要结合自身情况来定。同时要思考那些管理漏洞要避免。

外来的老师看到的诸多问题,是公司人员一直经历的问题,那么只是通过老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而已。所以还会有些其他更严重的问题存在着,这就需要公司及时的发现问题,鼓励员工提出问题和质疑,只有不断的提出问题才能不断的解决问题,才能不断的进步,走的更稳更远。

请什么类型的外来老师进行指导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定,也要及时反思自己本身的问题点,重视每个细节上的疑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