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进,激励生活想法

如何优雅地完成一个月计划?

2017-07-10  本文已影响2703人  成长路上的碎碎念

1

7月的第一周在各种混乱当中度过,原本打算做的月计划一拖再拖到今天终于彻底完成。
做完之后才发现,原来整个过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虽然从4月份就开始做计划,但之前一直都是以一个星期为周期,做的都是短期的周计划。第一次做月计划,开始的时候,内心始终是拒绝的。因为这个月需要完成的事情实在太多,脑子里一片混乱,完全不知道该从何入手。
因为毫无头绪,所以总是下意识地在逃避。
昨天听TED的时候,有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

we suffer more often in imagination than in reality.

我们脑海中想象出的困难,远比现实中存在的要多。

很多时候,我们止步不前,是因为自己在脑海中设置了障碍。所以特别喜欢一句话:只要迈出第一步,就能走得更远。

2

我的7月计划,从开始到完成用了将近9个小时。虽然耗时有点长,但仔细想想,从一开始的毫无头绪,到最后对于整个月要做的事,时间的安排有了一个清晰的框架,一共也不过半个周末的时间。用一天的时间换一整个月的从容,我觉得非常非常非常值。

不管做什么事,首先都要从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学起。做计划也一样。——毕竟我们并不是生来就会做所有事的。
所以在做这个月计划之前,我阅读了目标管理大神 永澄老师 的相关文章,并以他给出的方法为模板,整理出了一个月计划制定的流程。此次月计划的完成,就是基于这个流程来进行的。目前来看,效果很好。
接下来以我自己的月计划为例,具体描述一下整个制作的流程。整个过程可以分为4步:

第一步:列出本月目标。

这一步的完成需要完成三个具体的环节:

  1. 列出本月所有期待:把所有浮现在你脑海中的,需要本月完成的事项全部列出。包括工作、人际、家庭、健康、个人成长等等方面,所有你脑海当中出现的,认为应当在本月内完成的事项。不要有任何遗漏。
    这一环节是GTD中的“收集”阶段。这个过程是将脑海中所有的念头清空的过程。按照只有将脑海中的全部念头清空,我们才能更加全神贯注地去处理我们需要处理的事。任何盘旋在脑海中而未被记录的念头,都会随时干扰我们的注意力,影响做事的效率。
    这一环节可以用印象笔记或OneNote来完成。印象笔记的优点是可以加复选框,OneNote的优点是不存在格式的问题,书写起来非常方便,简直可以跟纸笔相媲美。
    以下是我用印象笔记列出的待办事项:
7月待办事项 印象笔记1.JPG

2.对列出的期待进行分类:按照不同领域,不同主题或不同的处理地点,将所有列出的待办事项归入几个大类。
这个环节是合并同类项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对杂乱无章的待办事项进行初步的梳理,经过了这个过程之后,你会发现原本乱七八糟毫无秩序的众多事项开始变得有条理,而且没有那么多了。
这一环节同样可以用印象笔记和OneNote来完成。

7月待办事项分类 印象笔记.jpg
7月待办事项 OneNote.JPG

3.将分类后的待办事项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紧急事项,这一类是必须本月完成的。比如工作任务,各类不可更改的约会,事件等。
第二类是重要事项,这部分事项是从个人长期目标分解下来的事项,是个人成长计划的一部分。
第三类是补充事项,这部分是除以上两类之外,在有多余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的一些事项,比如娱乐放松等。
这一环节我用的工具是Xmind,因为它有梳理思路,结构化思考的作用。上面两个环节的内容做成思维导图之后,整个思路就清晰很多。

7月待办分类 Xmind .JPG

4.确定本月目标:从以上三类事项中,按照优先级排序,选出本月要完成的事项并确定目标。
对于我来说,紧急事项和重要事项都是本月要完成的重要内容,所以暂时全部算进本月目标。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再在周计划中修改。

第二步:核算时间

时间核算 天数.JPG 时间核算 每日时间.JPG 7月可用时间.JPG

第三步:分解目标,规划任务

这一步比较困难的是对各个任务耗时进行预估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对自己平常处理事情的速度有一定的自我觉察能力。这种能力获得的前提是,在平常处理每件事情的时候,注意做好时间记录,并定期进行总结
我从5月开始对每一天做的每一件事进行记录,每周进行时间统计总结。到现在为止,对于常规类的任务完成速度有了基本的把握。推荐大家用番茄土豆,既有助于集中精力,又方便记录时间。

目标分解及时间预估.jpg 优先级排列.jpg
安排周次.jpg

第四步:发布月计划
这一步我是写入印象笔记中的“7月计划”的,这个计划中包含了:本月日程,本月目标,本月重点任务和本月任务分配几部分。

7月计划发布 印象笔记.JPG

至此,7月计划基本完成。接下来,根据月计划中的周次安排形成每周计划,然后根据计划来完成每一天的行动就好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