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读书笔记随想

读懂“知足”,方能“常乐”

2019-12-27  本文已影响0人  做自己的思想家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如是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家一直都在强调“知足”二字,要人少私寡欲,所以很多的人都会认为道家的人比较清静避世,比较与世无争,甚至是感觉道家的人无所作为,毕竟道是隐于无形的,是一种规律无法被看到的。那么如何理解道家所说的这个“知足”二字呢?

清静无为是道家的一贯思维,我们读著作的时候一般都要看到时代背景,老子显然是处于战乱年代,其实在和平年代很难出伟大的哲学家,因为缺少思想的激烈碰撞,没有时代赋予的强烈信号,就无法产生出思想的灵感,所以这也是老子所说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其实说的是同一种现象。那么这一章描述的是战马在天下有道和无道的时候的两种迥然不同境况,老子是想用来比喻什么呢?比喻由于统治阶级的贪欲导致的战争,从而给人民带来的伤害,马的命运都是如此,更何况人乎?所以老子说话的对象其实是对于当时的统治贵族阶级,掌握着生杀命运的王侯将相们,那么这个对象自然就有所指了,所以最后几句话“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告诫的其实就是统治阶级,要他们懂得知足。

        鉴于以上描述的历史背景,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的身份,我们应当认识到出生在和平的年代的幸运,经历着祖国的繁荣向上发展是多么的美好,一定要懂得知足,作为企业的员工要懂得感恩企业给与的平台和机会,能稳定的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并且还能尽情发挥自己的喜好特长不断提升,这也要懂得知足,在周围物质丰富的世界里,不迷茫迷失自己,能做到“乐与饵,过格止”,限制自己的欲望,懂得“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的道理,懂得物质的世界知足,那么就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了。

      所以知足说的是一种维心层面的观念,主要是对自己已经拥有获得的精神也好物质也好都懂得感恩,懂得收敛的道理,任何的事物都有一个度和边界,正如《中庸》里面定义的那般,什么叫做中庸,就是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人始终要保持“中道”而行,这个才是“知足常乐”的本质,不足不可,太过不行,所以说清静无为是消极避世这个是在唯心的心法层面没有体悟的说法,道家既不是鼓励人们消极避世,也不是在倡导诡异处事的兵家之说,他只不过在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守中”,所以对于没有达到一定精神或者物质水平的人就应当奋斗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对于达到了的人就要懂得收敛自己的欲望,所以知足是有一定条件的,处于什么条件背景下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面,整个人生的平衡绝不是仅仅某一面构成,可能有的人事业成功但家庭失败,有的人感情丰富人际家庭方面成功但却因为机遇或者能力方面各种原因事业方面郁郁不得志,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相对强项,所以有一句话说的好“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让自己好好冷静,平衡自己的心态,在人生不足之处努力奋斗争取,在相对富足的方面懂得取舍收敛,总之珍惜自己拥有的,同时也在得到的同时懂得把握度,不要让自己的精神肆意挥霍欲望,应该就能做到知足常乐了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