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素养第四章
主要问题:
一、如何理解合作?
1.注意力是合作的基石。合作时最重要的是知道与学习他人所说。
2.人类是超级合作者。我们人类设计的工具让我们大脑内的知识更好的通过集体智慧连接成网。
3.创新社会制度与通信媒体,丰富合作形式,以此修正完善自己的行为。
4.互惠合作,使各方共同受益,增强合作欲望。
二、如何协调集体合作?
首先自身要有为集体付出的意识,不能一味索取。其次,构建一套习俗和自我监管的社会契约,让契约制度来互相约束,使每个个体都能自觉完成任务,实现公平合作。再者,设立合作群体中的监察组织,由社区成员自己承担监察任务。
三、合作理论教会我们什么?
1.平衡惩罚与原谅。衡量一个团体值不值得信任,如值得信任,你便可付出自己的信任并努力为其付出。如不值得信任,便可趁早退出,一个不值得信任的团体是没有更多发展的。
2.努力奉献,不要事事求回报。
3.获得帮助时要学会报答。
4.团体还互相陌生时,要寻求各自共同点制造话题并强调对方,让对方感受到自身重要性,增强团体凝聚力。
5.互相介绍分享朋友,拓宽朋友圈。
6.当遇到两难处境时,应该设立制度解决问题。
7.用小惩罚处理作弊行为,让其有犯错意识并加以改正。
四、我们能从协作理论学到什么?
1.适当闲谈。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2.建立信任设立共同目标,实现共同利益。
3.通过干实事让同伴直到你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4.有长远眼光,不吝啬与眼前利益。
5.与合作者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五、参与和启动集体智慧需要何种技能
创造个人和集体知识管理的渠道。找人脉,进行过滤,选择、分类、积累。通过网络社交系统分享各自的知识。
六、如何是集体智慧最大化?
1.利用闲谈建立信任
2.组织中成员多样化,资源多样化。
3.相互协作
4.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组织内部相互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