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生命的倒计时前——《相约星期二》
你有没有想过,未来某一天和生命告别时,你会怎样度过?站在生命的倒计时前,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态接受即将来临的死亡?对此,《相约星期二》,有一种特别的人生态度。身患绝症的教授莫里,和曾经的学生米奇,相约在每周二上完自己人生最后的14堂课程,他们一起谈论关于世界、遗憾、死亡、家庭、感情、衰老、金钱、婚姻、文化、原谅和完美的一天,直至上完最后一课—葬礼。
总觉得生命结束是一件悲伤的故事。人到中年,身边的亲人不断有人离去,越发觉得,平静的死去,竟然也是莫大的幸运。随着病情的加重,乐观幽默的莫里被折磨得渐渐丧失生而为人的尊严,但是他始终保持着那份修养和睿智。一个人的内心需要何其强大,才能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并在日渐衰竭的身体里保持最后的体面。
教授用他的睿智和豁达,给所有人上了一堂堂生动的人生课程,使得我们在面对成长的困惑时,能够从中汲取温柔的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自负的人类总是选择相信自己的行动,胜过相信自己的耳目,可能亲身经历过的才算人生吧。我只希望,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可以平静安详的离开。
摘抄:
我们为何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无谓的琐事上?他们并不认识辛普森,他们也不认识和这件案子有关的其他人。然而他们却甘愿为此浪费掉时间,整日、整个星期地沉溺在他人的闹剧里。
当你学会了怎么死,你也就学会了怎么活。
人的一生也许都在和解的路上,我们不仅要原谅别人,也要原谅自己。
“什么是最困难的?”“与生活讲和。”
“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关于火化的调侃。
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因为我也有过这个人生阶段。
实际上,我分属于不同的年龄阶段。我是个三岁的孩子,也是个五岁的孩子;我是个三十七岁的中年人,也是个五十岁的中年人。这些年龄阶段我都经历过,我知道它们是什么样的。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于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你能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