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亡君崇祯帝失误之三:内忧外患,应对失策
2019-02-11 本文已影响34人
山东田夫
崇祯最终做了大明的亡国之君,除了他的前任几代皇帝昏庸无能,疏于治理,导致如毛泽东所说的问题“成了堆”, “积重难返”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崇祯自身的举措失当,治国策略严重失误。
图片崇祯帝朱由检失误之三:内忧外患,应对失策
崇祯时期内忧外患相当严重,内有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横扫大江南北,外有清军铁骑进踏辽东乃至中原。
采取什么策略,分清轻重缓急是十分重要的。崇祯对自古以来统治者所奉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策略是很清楚的,所以起初一段时间也曾采取集中优势先除内乱,而对清军消极防御的策略。
在这一策略下,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几乎镇压了下去,张献忠谷城受抚,李自成仅率18骑逃入商洛山。
但是由于崇祯并没有对张献忠与李自成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也没有充分估计到他们会东山再起,因此,将大兵调到辽东去同清军作战,给了张献忠、李自成以喘息之机。
尤其是在松锦大战失败后,崇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就想与清军和谈,然而他又摆出一副“天朝”的架子,不愿以平等的态度去与清政权谈判,只是说“议款”或“议抚”。
这样崇祯就处在矛盾状态中,既想和谈,又怕舆论影响不好。在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家人泄露了与清“议款”之事后,崇祯没有因势利导宣布此事,反而矢口否认,并将陈新甲杀了。
这等于是崇祯自己关上了和谈的大门。其结果,在十分困难、心力难支的情况下,两个拳头同时出击,既不能抵御清军,也难以阻止李自成农民军的攻势,败亡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