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名的宣纸,并不是宣城造的
原文发表于《ELLEMEN睿士》,2015年10月刊 Coolife 别册
摄影:庄严
包家女婿曹呈健正在晒纸,结婚前跟着家里姑父学了这门晒纸手艺已有八、九年。若没有宣纸的上下文提示,恐怕少有人能脱口而出宣城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历史。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的宣城,其下属的泾县自唐代起便有史可查地生产宣纸。历经千余年的改朝换代,现在仍有五百多家大大小小的手工宣纸制造厂遍布全县。
为探访当地的造纸艺人,我们联系上了泾县包家村的包优虹,人称包二姑娘,在一片烟雨朦胧中同开朗爱笑的她在村口接上了头。跟着包二姑娘转过了几道小巷,终于见到了她的父亲包增坤和他的古法手工造纸厂。这个家庭式小厂是多年前包大伯从亲戚那儿转手而得,他主要负责销售,村里经验老道的师傅们负责造纸。
厂房里,曹秋宝和张关胜两位师傅正四手联抬着一张竹帘分站于四尺见方的大水槽两侧,他们配合默契地将竹帘斜伸入水,左右晃荡几回,竹帘正面就覆上了一层白粥状纸浆,然后年纪稍长的曹师傅举起整幅竹帘,在一大块形似豆腐的湿纸堆前弯腰俯身,落帘于纸堆上。待他再伸手举帘,先前附着的那层纸浆竟已与下面的湿纸堆融为一体,与竹帘完全脱离了关系,颇为神奇。
这个步骤叫做捞纸,是手工制作宣纸的百余道工序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宣纸的厚薄、大小、纹理都在这十几秒内被捞定成型。厚薄取决于捞纸人的手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宋应星《天工开物·杀青》),而大小和纹理则来自帘床的尺寸和编制工艺。这两位师傅每天能造20刀即2000张纸,生产速度差不多每分钟4张。捞纸是项需要体力的技术活,师傅们一年四季天天在水槽边站着工作,除了吃饭时间,就只有在电动机过槽时能稍微休息一下。
宣纸浆的原料为青檀皮 水槽中的纸浆需加料搅动来保持适合的浓度每捞七八十张纸后,水槽中的纸浆需加料搅动来保持适合的浓度,此为过槽,不同质地的宣纸,门道也全在这水槽中纸浆原料的配比。宣纸浆的原料有青檀皮(简称皮料)、沙田稻草(简称草料),以及令纸张成形后互不黏连的杨桃藤(或称猕猴桃藤)。在宣纸中,皮为骨干,草为肌肉,皮料多的纸坚韧耐磨,称为净皮,草料多的纸柔软细腻,称为棉料。一般而言,绘画用特种净皮,书法则用棉料。
古老的计算工具,每一个铁珠为一刀一百张纸。捞纸过后,压上锭子,挤出水分,成型为纸饼后再靠于墙边,阴干个两三天后便可晒纸。虽叫晒,其实是在由柴火烧热的铁板火墙上竖直烘烤。晒纸间里,在最炫舞曲的伴奏下,几个赤膊的年轻小伙子正热火朝天地将一张张薄如蝉翼的湿润宣纸从纸饼剥离,转身贴到火墙上,手中的松针刷在纸上那么上下左右一抹,宣纸就平整服帖地站在了火墙上,揭下来,总算有了熟悉的宣纸模样。常年的高温大幅度运动,晒纸师傅都练出了一身肌肉。包二姑娘抱着两岁的儿子瞅着肌肉男笑呵呵地说:“我老公太瘦啦。晒纸运动量大,我之前也晒纸,现在不晒重了十多斤呢。”
原来这位晒纸“小鲜肉”正是包二姑娘的老公曹呈健,结婚前跟着家里的姑父学了这门晒纸手艺,已有八九年的晒龄。他身旁还有位当下手的徒弟,要想基本上手,起码得学上半年。“这刷子怎么走都是有套路的,不然纸会不平。”包二姑娘正说着,怀里的儿子挣脱着也站上了纸架和父亲一起剥纸,技术还不赖,看来造纸也是得从娃娃抓起。纸晒完后,再经由剪纸师傅裁剪成标准大小,加上包装,便能作为生宣纸上市了。若再进行洒金、抛光、印花等加工,则为熟宣纸。
捞纸后与晒纸之间,一张张揭纸的功夫也需要千锤百炼才能做到完好无破。 裁纸前,需对纸面进行检查,瑕疵部分必须剔除。 最终成型后的宣纸,每卷上标有重量。包家厂里进行的捞、晒、检已是宣纸制作的最后几道工序,更为耗时耗力耗空间的是原料处理过程,一般由大型企业完成。在行内翘楚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厂区里,我们看到了几块晒着草料的山坡,蔚为壮观。是的,就算是大规模的造纸厂,也依然在沿用古法干燥漂白稻草,令其透着大自然的力量,也令人动容。正是善用了本地的山川水土植被,泾县人民才得以造出比宣城更名闻遐迩的宣纸。
当年,包大伯为了找客户走南闯北拜访全国的文房四宝店和书画院;现在,包二姑娘注册的自家宣纸品牌“御涵轩”即将开出淘宝店。传承千年引以为傲的手工造宣纸技艺,希望还能走过另一个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