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不是你的错,但你能不能道个歉
一
“我有什么办法?谁让她是我妈呢。我知道这不是你的错,但我妈含幸茹苦的把我养大,现在岁数也大了,你就忍一忍,跟她道个歉,跟老人计较什么,我以后一定会加倍对你好的。”
一个朋友逐字逐句地向我诉说着关于她老公和婆婆的苦,当时是真实的状况我不清楚,但看眼前这个人的情绪,应该挺糟糕的。
“你没有体会过是不会明白的,有时候你明知道对方是故意地,你老公也知道,可他不仅不为你说话,还要你道歉认错,那种感觉真是超级难受、非常不爽。”
面对如此问题,换作是你,会怎样处理呢?
当然我指的不仅仅是妻子,分别把你带入到三个角色里,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体会下,看看会发生什么?
妻子与婆婆二
前些日子,两个同事的孩子玩着玩着,就闹了起来,两个孩子互不相让,俨然一副“有我没他”的样子。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两个小朋友在一群公仔中玩耍,后来小的那个就看上了其中一只,拿起来就开始拉扯。大一点的那个呢,一看自己心爱的公仔被别人“虐待”,冲过来就抢。两人就这么推搡起来,后来小的气不过便哭了。
大人们被哭声吸引了过来,家长说:“你跟弟弟抢什么啊,弟弟那么小,他喜欢你就给他不好嘛?”
小家伙不服气地说:“那是我最喜欢的公仔,他怎么扯呢,我才不要给他。”
“为了一个公仔,至于嘛,过两天再给你买一个新的,那个给弟弟玩,你看弟弟都哭了。”
“我不要,就要把那个拿回来,我不管。”
如果你是家长,会怎么做呢?
我们都曾有那么小小的时候,对那段时光依稀还有些印象。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当初当别人拿了我们心爱地东西时,是怎样的情绪?
哭了三
小王向同学借了电脑,用完还回去时,同学发现电脑开不起来,就说是小王给弄坏了。小王说:“怎么可能呢,我用的时候还好好的,关机之后就给你拿过来,怎么能坏了呢?”
“这我怎么知道,之前拿给你的时候都很正常,拿回来就坏了。”
小王此时百口莫辩,因为电脑确实开不起来,可自己用时,明明没问题的呀。
就算我们没有遇到,也应该见到过类似的情况,这个时候又要怎么解决呢?
四
当事情转换为文字时,很容易看清,毕竟不在那般情景之中,跳出情绪的影响并没有那么难。即便不是第一当事人,在那样的环境里也不大会拿出中肯的建议。
随着网络的力量愈发强大,有更多的新闻在网络里发酵,每次遇到相关的新闻时,留心观察下,会发现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谁弱谁有理”:富豪与经济困难者之间的财务纠纷,政府与劳苦大众之间的利益问题,精英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种种瓜葛。林林总总,肯定是强的那一方要认错的。
认错吧五
从近期的一些报道、文章,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地“理性派”发声,做着一番一二三四地论述,句句掷地有声,言辞确凿。
伦理学领域有个知名地思想实验——电车难题,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然而问题在于,那个疯子在另一个电车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是否应拉杆?
我们常常面对的正是拉杆与否的问题,很纠结:拉,会有一个人死;不拉,会有五个人死。这都是很实际的问题,需要切实给出解决措施的问题,回避是没有用的。
可又有多少人会去想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问题呢?我们把一个问题摆开,花大把时间精力去分析解释,难道不是为了遇到类似地问题时能有个很好的参考,以及怎样避免同类型地问题发生吗?
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