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互联网建立粉丝经济
移动互联网状态下,粉丝经济日渐蓬勃,只要有足够的粉丝,即便你卖的是锤子也一样可以销路不愁。但概念炒作带来的弊端便是界定不清。用户群多并不代表就是粉丝经济,比如说豆瓣、知乎还有贴吧上,很多用户量很大的版面、群组与粉丝毫无关联,只是普通的话题聚集。这些平台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即时互动性,并且大部分是PC体验。
粉丝经济分为三个环节。
一、产品独特性的打造
所谓的粉丝,一定是针对某固定IP的用户群体,此IP的特点要符合粉丝经济的需求,因此做为IP一定要有其能称其为IP的基础,就是产品质量要过硬。具体来说,产品本身在IP制作时是通过产品形象吸引用户建立起产品与用户的关系,用户体验了与产品之间的互动之后回归到产品本身,留下的最后印象是产品塑立的最终形象,整套系统运转完成。这其中制作需要注意:
产品一定有一定的个性和特色,没有特色的产品很难打动用户,也无法让粉丝向路人推广,这个问题在后面会谈到;
产品没有质量上的明显短板 也许产品有部分黑点存在,但是都与产品本身质量(即用户与产品的直接关系)无关。
每种产品建立关系的方法不一样 如游戏建立关系的主要途径是游戏语言,包括人机互动和人人互动;偶像团体建立关系的主要方法是小剧场演出;电影建立用户关系的主要手法是通过镜头语言和剧本设计,如此等等。
如果产品质量稳定,但缺乏差异性和特色,那么就需要通过自明星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卖东西的人不同而产生差异性。还可以利用自明星粉丝沉淀的优势进行批发式销售,获得性价比入口优势,取得销量。
创业导师-冷青松教授二、销售裂变的策略
当粉丝成为消费者以后,需要有一套机制来促成转介绍。粉丝裂变,销量倍增必须引入三点爆破技术:
1.产品品质稳定,性价比高。
2.粉丝的分享裂变行为应给予合情合理的奖励。
3.分享推荐的过程举手之劳,不需要复杂的操作。
最后我们可以看出,粉丝经济产品的特点是对于产品质量有要求,早期要吸引眼球并击穿用户心理的能力,即兼顾个性化的同时产品不存在短板。
而把粉丝变成合作伙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需要一套高超的策略同时还需要互联网工具的支撑。在我的实际操作中发现,自明星淘金不仅仅是个人品牌的打造和变现的策略还需要对产品进行梳理和重造。将产品分解为免费、低价、高价、放量,独特等各种类型。满足不同粉丝的需求。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和粉丝的信任关系、增加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