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扔扔扔入手,开始一场断舍离的修行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是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几年前,阅读这本书首次建立了“断舍离”的概念,毫不夸张地说,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开悟。这本书让我自省到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和实践论。我一度把“断舍离”三个字奉为信仰,标注在我的钉钉用户个性签名里,鞭策自己知行合一,以期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料想,某天,一位同事问我,咋地你也要出家(不久前有一位大我两岁的女同事出家,在公司上下引起不小的轰动)?我说,滚犊子,你才出家呢;又过了几天,去领导办公室受领工作任务,领导欲言又止,终于还是委婉地问出,你家里最近有什么事吗?我说没有,领导说你钉钉签名里的“断舍离”是几个意思呢?好吧,我大概其解释一通,回去删除了我的醒世箴言,以免再遭无端揣测。
对照“断舍离”检视自己,当下最急迫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拯救我的衣橱。我和全世界大多数女人一样,共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不停地买买买。而我更大的毛病还在于,好多衣服买了之后标牌都不取,就只是挂在自己的衣橱里,等于给衣服搬了个家。平常来来回回穿的就还是那老几样。有没有专家帮我分析分析,我这是不是心理有病,还是脑子有病?
为了收纳我持续不断买买买的丰硕成果,家里的衣橱空间已到极限,又在某宝上买了一个特大号的简易衣橱,我摆出建筑工人的架式,把一大堆直通、三通、四通的接头和钢管插插嵌嵌地搭建成型,最后套上外罩,简直不要太完美,相当有成就感。终于实现衣服能挂的都给它挂起来。
然而,好景不长。某天我下班回家,走到卧室门口险些有点恍惚,肿么我的床铺上又多出了一张床?定睛一瞧,竟是我的简易衣橱垮塌了。我分析,一方面是载重量超负荷了,一方面可能与北方天气有关。正值立冬尚未来暖气,室温太低,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下,塑料接头都裂开了,衣橱就散架了。万幸不是在我睡梦时垮塌,不然我不被砸个半死也得给吓个半死。一不做二不休,又开始在某宝上物色新的衣橱。吃一堑长一智,这次不能再买塑料接头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一款全钢质结构的,甚合我意,立即果断买买买。
除了衣服之外,没少买些有用没用的东东。比如,全汁榨汁机、破壁机、米糊机,都闲闲摆在那儿,其实明明就是一机搞定的事,非得搞出一个系列来。总是心里一动我需要的念头,就一刻都不能等,必须马上立刻得拥有。而到手后,鲜少用过几回就束之高阁了。还有那个扫地机器人,也是被我打入冷宫的主。正应了那句名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那位机器人它根本就不能当个人使,七拐八转、东碰西撞不说,憋到哪儿了还得我去寻它、救它,真不够耽误我功夫的。
是《断舍离》剁了我的手,让我意识到,我拥有的无用的物品太多,是时候该给自己减负了。由此,《断舍离》唤醒了我拥抱极简主义的萌芽。
先给自己确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把沉睡数年压箱底的衣物扔它几大袋子。于是,翻箱倒柜满眼尽是无用之物。做贼似的,持续几天趁着月黑风高时在楼下垃圾桶边整整齐齐地码放几大袋子旧衣物,让每天一大早就开工的垃圾车运走。真是一扔解千愁,从物满为患到空无一物,心里顿时敞亮了。朋友说我是败家娘儿们!估计每天收垃圾的工人也会这么叨咕呢。之所以每天摸黑扔就是怕撞见邻居会有一点败家娘儿们的小尴尬;之所以扔的很整齐,也是希望回收后还能有利用价值,放在家里就只能是沉睡百年还占着空间。也省得我哪天驾鹤西去劳烦别人大包小包往火堆里丢,不如早早都给它清理掉。
“断舍离”说,不要思虑某物是否有用,而应关注是否现实中确用某物。如此一来,心安理得、毫无纠结地与无用甚至长久被遗忘的物品弃之离之而不足惜。从整理中,获得遣散压力、释放空间的体验。从此,要求自己必须习惯养成,持之以恒断舍离,抛却对物质的执念,过简单轻松敞亮明快的生活。人生已奔五,是时候该做减法了,人、事、物,皆可作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