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读后感
尽管是做教育,做运营的,但是微信众多公众号中,文章打开率最高的一定不是和运营、增长、运营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文章,那是什么呢?
细细回想,一定是和星座、运势相关的文章,相信很多和我一样喜欢星座和运势的人,咱们情况类似 :自然对这些所谓的“心理学”非常关注。
比如:想要去看看双子座今天的运势怎么样,这周的运势会怎么样,年度运势又如何?
比如:想知道双鱼座的人是什么性格,和谁最搭?
比如:什么时候会遇到职场中的“贵人”
……
然而,自从这几周读了《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这本书之后,才发现原来我是一个“伪心理学爱好者”,而且是“伪心理学”重病患者,因为发现读完本书以后,曾经的我连“什么是心理学”都不知道,还敢自称是心理学爱好者
《这才是心理学(第10版)》是由基思·斯坦诺维奇 (Keith E.Stanovich)所著,总共238页,本书粗略的勾勒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书中并没有对“伪心理学”进行大量的抨击,也没有对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和结论进行各种褒扬,更没有告知广大读者,我们该如何为自己不公正的“地位”扳回一局(打抱不平)……
更多是告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姿势,去辩证性、批判性的看待我们所接触的心理学,无论是个人心理学、伪心理学亦或是科学心理学
即:运用批判性思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主题,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所发生的事情。
书中提到的比如:可证伪、科学共识、同行评审、操作主义、本质主义、个案研究、见证叙述、鲜活性、方向性推断和数据选择偏差、关联性原则、聚合论证、多因研究、控制实验变量、概率推理以及偶然性事件、个人心理学、菜谱式知识等专有名词,让我重新对“心理学”有了新的认知。
开篇第一章,就“弗洛伊德问题”、“什么是科学”、心理学和世俗智慧等问题进行了一番说明和解释,更是在序言就指出了:为什么科学心理学会被包装精美的“伪心理学”的发展所阻碍?为什么大众更爱诸如星座、血型、属相、玄学、人生哲理以及各种心灵鸡汤?
序言中提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必须要遵循科学的标准,同时这三条标准也是区科学心理学和其他伪心理学的分水岭:
1、研究的问题必须是实证可解的问题;
2、研究的方法必须遵循系统的实证主义;
3、研究结论上必须是公开知识,即:能够被重复验证,并经过同行评审
而我们之前深信不疑的、未被实证检验的各种“伪心理学”,却让我们离科学心理学越来越远。
心理学与“伪心理学”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心理学采取科学的方法来验证有关人类行为的各种主张;
个人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科学心理学总是力图通过实证方法检验各种菜谱式知识的有效性。
心理学对于决策选择的研究表明,当行为发生的情境与原有信念相悖时,人们很难觉察到相关关系,他们只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就好比最常见“我希望……”、“我想要的是……”、“我以为的是……”
而科学心理学,采用科学的方法,其目的正是要避免个别洞察者的偏见以及一些类似“事后诸葛”的理论。
此书的意义就在于,它对于我们理解心理学这门科学是如何运作以及如何评估新的心理学主张却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对于一个运营从业者来说,我们的核心任务和目的:就是围绕用户,研究用户的心理、行为等,或许我们可以抛开科学心理学,从大众所热爱的“世俗智慧”、“人人都是心理学家”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