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把阅读当作工作

2017-06-02  本文已影响0人  leson6666

前几天痛下狠心网上订购了一套十分便宜的无删减无翻译史记及资治通鉴,分别是岳麓书社及中华书局出版的。我很早之前就想把这两本大部头啃下,但一直没啃下来。放在手机阅读软件里的资治通鉴翻译版最多读到二十多卷便没在继续。每次想到这些未能完成的事情时,心里总是对自己十二分厌恶。我希望阅读完莎士比亚英文版全集,曾国藩全集,王阳明全集,圣经等等,一直搁置着没狠下心好好阅读。

读这些大部头都有一个让人生畏的地方,当然就是长,看着数千页的书真是无从读起。但我又每每想攻克这个难关。除此之外,就是要么全古文,要么全英语,阅读这样的书籍,没有厚实的基础真的是越读越苦恼。我记得我在狠下心阅读哈利波特一时,找出了一千五百多个不会的英文单词。其中还有很多短语也是是懂非懂的,正本小说读完,几乎无法记忆里面具体的情节。一本在国外是儿童版小说,据说里面单词量也就是三四千个,而我却将近三分之一的单词不懂,国外十几岁的小朋友津津有味的阅读的时候而我却想方设法要破解这本天书。待读完之后,知道自己词汇量的不足,开始了背单词。在知米背单词这软件里,陆陆续续的背了七百三十天,词汇量有所扩展,但阅读不少英文书籍仍十分困难。

可是我还是想找个机会继续好好阅读一本英文书籍。但我又想下一本英文书,我要多读几遍,起码再见到里面的单词我不再陌生,也能大致懂得书本意思。辜鸿铭学英语的方法就是背下了莎士比亚全集,他的英文就过关了。说实话,我也想背下一本书,这样不光可以锻炼我的记忆力,还可以学好英文。这个事情一直都想去做,但一直没做。最早想了好多英文书籍,就是想买下这本书籍然后来来回回的阅读,最后达到可背诵。找来找去,有圣经,有莎士比亚。其实还有新概念英语,但这个我放弃了,我不想读些小文章,就是背下来了对我而言得到的不多。倒不是新概念英语不好,其实如果当初的学英语,我觉得十分有效。但我不是单纯的想学,我想背下一本书之后,我能除了英语之外还有所得,有些深远的所得。如圣经,莎士比亚,这两本几乎就是西方文学的源头,像圣经,读完之后读西方神的历史,哲学,西方人的哲学观,都肯定有所得;像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戏剧全世界闻名,我不想只知道罗密欧与茱丽叶却从未读过这部伟大的爱情戏剧。友人赠与我一本双语版圣经(再次感谢这位同学),我当真是视为珍宝,偶尔我也会翻阅,可读着读着,我决定还是放弃这本伟大的书籍。当时的感觉是,圣经的语言让我觉得只适合阅读,却不想背诵。如果跟国外友人交谈,动不动就“主说。。”“阿门”什么的,我总觉得特别别扭。所以我决定干莎士比亚。可当我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第一页时,应该说是第一幕,就找出三百多个生词或者不理解的地方,这比哈利波特难多了。有好多单词甚至都无法查出来,市面上有梁实秋及朱生豪的翻译,对比着看也有点迷糊。单单第一幕,仅仅两页纸不到的地方,出现这么多问题。后来听说,别说我搞不懂,外国的大学生在读莎士比亚的时候也要翻字典。我又放弃了。但还是想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读英文书我不行,读古文难道我就可以?也不行。很多都是靠琢磨过去的。我的古文根基大概也快还给语文老师了。其实我也很喜欢看看一些小说,笑话之类。我喜马拉雅山软件里就听了十几本书,其中就有《首席军医》《大生意人》这类书,可是也是不想思考的时候会听。我还看过《兄弟我在义务的发财史》《我是一个算命师》《古董局中局》之类的流行小说。这些书籍的特点就是简单啊,情节也快,但我就比较喜欢有点推理的,政商方面的都行,设局陷害,识破骗局,又或者发挥聪明才智做好的生意经,等等,五花八门我也喜欢读,而且也是饶有兴趣的阅读。但我很少把这个当作真正的阅读,我是觉得这是给自己娱乐一般。有时候也羞于说自己读过这些小说。并非说我不喜欢阅读这类书籍,而是我觉得读这类书籍让我很容易停留在阅读的舒适区里。读武侠小说,经常都是一个通宵一本读完,里面好多情节什么的我们都记忆犹新,但读完之后如果给自己的是快感,我会认为自己没读好。

可是我为什么要挑这些麻烦事来做?我是逐渐的认为,读书也要讲个舒适区,就是如果自己读这书,感觉很舒适,这书恐怕给自己的就少。譬如就说资治通鉴这本书,读完,中国汉代到宋朝的历史都看了个遍,古文基础也上来了,更不说里面各种谋略,政治等等。这本书,读起来一定有难度,那就肯定有所得。要是都懂,那读来所得肯定不多。正如我们去读绘本,一本绘本大概也就讲述一个天真烂漫的故事,而读一本历史之类书籍,得到的恐怕就是一个朝代了。所以我一直想读一些很值得长期反复阅读的书籍,值得思考值得推断的书籍,这样,所得到的也就多。如果我被放弃到孤岛,让我只准带一本书去,那我恐怕会直接选择《资治通鉴》。作家柏杨坐牢时就反复阅读《资治通鉴》,最后出了本白话版的《资治通鉴》,还在这基础上写了一套《中国人史纲》,都写得不怎样,但也写出来了。

所以,阅读一定要脱离这份舒适区才叫阅读,才能有所得。我今天耐着性子读了史记,读了大概十几页,很多都未能明白,但大致还是略懂。我就想,这是不是可以当作一份工作?当你把一件事情当作自己喜爱的工作去做的时候,每天固定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读完了也是工作完了。我从未做过一个学者或者作家之类的人,也没有怎么接触过,但他们会不会每天清晨起来便端坐在书桌前,翻看着一页一页的书籍,然后有所得,然后写下来?我记得曾国藩有日课七则,其中便有每日读史的日课,那我为何不循着前人去领会这个过程呢?读史可以明志,可以鉴未来。

如果这是一份工作,我想,很多人都会想去做好他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