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4/100
书名:《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作者:鸟居昭美 著 于群 译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1.作者想通过本书解决什么问题?(3分钟)
作者主要从日常的生活中,观察妈妈对孩子的绘画重视程度,以及画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如何引导孩子进行绘画等问题。从人性和孩子自身发展规律的角度,进行科学的分阶段叙述和方法指导。重点是通过艺术教育的正确启蒙,能帮助孩子建立终身学习的思维。
2.作者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是什么?(10分钟)
a.孩子是最厉害的模仿学习者,父母就是孩子学习的原件,所以要想改变孩子的根本,得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普及一些好的概念给妈妈.
b.妈妈在平时孩子绘画中容易产生的极大误区?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画风不够大胆.最终造成性格上的胆小和怯弱.
c.孩子是被培养的重点,孩子应该怎么做?最终由他自己决定:优势怎么才能发挥.不然,一切都是空谈,没有行动的落实,都是虚幻的成长.
3.跟解决方案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2分钟)
妈妈 绘画视角 入门知识 年龄差别 性格 迥异 脏乱 场面 判断标准 孩子内心
4.不解决问题有什么困扰?(6分钟)
a.孩子的艺术教育被否定,会影响孩子幼儿时期的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也有可能被否定.
b.孩子在绘画时,能同时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讨论,看别人眼中的世界,听别人口中的故事.若没有绘画,那么他的情绪如何宣泄?若没有绘画,他如何懂得表达自己的情感?若没有绘画,作为人的社会性,他又如何懂得与别人相处和睦?
5.解决后有什么好处?
a.通过绘画,我们能改善孩子的家庭参与度.
b.孩子的社会性人格发展的更加全面.
c.用家庭教育的自净能力来推动教育制度的改革,虽很难,总比不做好.
d.给孩子更多试错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孩子的思考力,判断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a.学会听孩子的画以及听画的方法(让孩子专注,不打扰).
b.绘画贵在让孩子把天真纯朴的想法用线条表现出来,而不在于是否画的像不像.
c.单颜色的绘画也能充分表达孩子内心的五彩世界,重点在内心的满足和头脑的想象.
d.根据不断年龄段的认知来绘画,不要过于强求,否则会适得其反.
e.孩子在绘画时遇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需要父母合理地处理.不可操之过急,亦不可相互比较.
7.作者对解决问题后的愿景展望是什么呢?
一方面希望家长能组建一些小团体,或者在朋友的家中举行聚会,关注的重点都是给孩子创造一起玩耍的时间.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父母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不论是什么形势下的学习,其本质都是为孩子创设更多地可能性.
重点梳理:1.平时,我也喜欢用生活中的一些色彩来引导孩子认识世界.不过,基本都是看到什么就指着问孩子,尤其是红路灯过马路时.
通过学习,我发现了更好的方法就是用自然界中的景象来教孩子,这样他不容易和颜料的色彩混淆.
2.不论孩子想怎么画,画成什么样,都只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至少让她爱上绘画这件事.热爱都是从一点一点的兴趣开始培养.
3.幼儿时期最重要的不是孩子绘画有多好,认字有多少.一直强调的还是对孩子故事的滋养,丰富孩子的语言词汇.
记得之前听樊登讲<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具体的数据已经记不清楚了.大概的意思就是越是社会的精英,与孩子交流的频次和使用的语言都更趋向积极.未来孩子成为精英的概率也高很多.
其实,这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不要给孩子过早地设限,否则很容易使孩子接受填鸭式教学方式,思维就容易固化,想转变就变得非常困难.
4.第一次听说"绘画歌"这种形势,它是日本的一项传统游戏,是一种一边唱歌谣,一边根据歌谣内容画画的活动.建议在孩子6-7岁之后开始尝试用这样的游戏,他会觉得非常有趣好玩,乐在其中.

温馨提示:
1.作为每一个准父母来说,孩子的教育都是最最重要的话题.不是等到孩子出生了再去忙着学习,也不是等到发现孩子出现了诸多不适才开始想办法解决.
2.这是一本适合培养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书,绘画的技巧说的比较少,重点分析了各个年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遵循规律的学习,才能实现理想与现实的融合最大化.
3.一本书不可能解决所有的育儿问题,作为爱学习的家长,拥有的是成长性思维,懂得用辩证的方法来看问题,是否选择去读,决定权还是在你们自己的手上.
愿我的读书分享能帮助你解决一点点的困惑,与己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