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诗情》清风不识字乐山乐水

和儿子一起读书

2021-03-13  本文已影响0人  醉眠芳草间

儿子走出清华校门,进了四大其中的一家,不太懂他们的进阶方式,只知道他再向前一步,就要晋级为合伙人,只在目前,也已经算是财务自由,为父母的不必为他的事操心了。想想儿子的成长经历,其间也是五味杂陈,中小学就读学校属于中流水平,班级整体上看也不是优秀,但他还是凭自己的努力没有掉队,中考时进入辽宁省实验中学,开启了他冲刺名牌大学的最后一程。回头看儿子这一路的跌跌撞撞,幸运之中也有为父母的自我欣慰,因为儿子从伊呀学语之时,就接受了爱书的影响,好的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附着在生命中的一部分,如影随形,终身受益。

儿子未满周岁时就爱听故事,听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两相比较,他还是对父母讲的故事更感兴趣,熟悉的声音让他亲切而容易接受。为了方便他听故事,当年在没有多少积蓄的情况下拿出790元钱买了一台夏普牌双卡收录机,我将中外著名的童话故事书收罗来,一篇篇的录制到磁带中。我每天上班一走,儿子自己就会跪在椅子上把放在箱盖上的录音机打开,听累了就趴在箱盖上,一听就是一个上午,纹丝不动。他的姥姥那时带他,其间怕他累着总是过一会儿就要把他抱下来,但歇息一小会儿,他还要爬到椅子上继续听。正是这四十多盘磁带,给儿子丰富词汇、展开想象带来了帮助。春节我们去了奶奶家,抱着一周岁多点的他外出走亲戚。外面是一个银色的世界,山是白的,树是白的,路也是白的,晃得人眼睛都有些睁不开。儿子趴在我的肩头,看着这白突然对我说:妈妈看,白雪皑皑。到了晚上,我们踏着月色外出,看到一弯月牙挂在浩瀚的星空,他会脱口说出:月儿关关(弯弯)。潜移默化之间,似懂非懂之时,这些听到的故事已然默默印记心中,悄悄的丰富了儿子的词汇。

以前的单位工会都有图书馆,里面藏书包罗万象,文学历史,自然科学等应有尽有。没事的时候我就借上几本书拿到家中看,儿子见样学样,也捧起一本书,像模像样地看。儿子5岁时,拼音学会了不少,也能看一点简单的注音读物。为了选到适合儿子读的书,每隔一个月我就会带他到沈阳最大的图书集散地北方图书城去,在少儿图书柜台前漫步浏览,有儿子选中的书就会毫不犹豫给他买回来。初时每到闹市,儿子就会在烤肉串的摊前驻足不前,我们给他买上几串他吃高兴了,我们再奔图书城去。后来儿子慢慢懂事,不再要求买零食吃,而是和我们说,买点东西我们回去自己做,又干净又省钱,省下钱买书看多好啊。

儿子小学一年级时,若上体育课碰上下雨天,老师就会把孩子们留在教室内。老师这时就会让孩子们讲故事。老师一问谁能给大家讲故事时,大多数孩子会低下头,而这时儿子就会举起手来。老师让他给大家讲,他便信口开河,把听过的故事即兴串起来,山南海北、指山卖磨的一通神聊,不知不觉间,一节课就过去了,老师轻松,同学们时不时的被逗得哈哈大笑。

书读得多,就会引发儿子的思考,小学二年级,他就把郑板桥的一首诗抄录下来贴在自己的床头上: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那时有的家长也给孩子请家教,但是儿子从来没用我们花这笔钱。除了课堂内的教学内容,他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用来读书。记得小学毕业那个暑假,他把红楼梦拿来看了,看后意犹未尽,说这书好像没有写完,等我长大了给他接着写。我们听了哈哈大笑,但细想来这书还是深深影响到了他,他才如此投入,如此欣赏。

爱读书启发智力,数理化那些东西也会触类旁通,因为儿子并不语文一枝独秀,其它功课的成绩也一样齐头并进。到了实验中学以后,儿子又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他的班主任兼教语文的张老师。张老师不仅课讲得精采让儿子入迷,更对儿子的性格影响极大,儿子常和我说,张老师像我姥姥一样,和风细雨的对待我,纠正了我很多毛病,她对我的每一次批评,都让我心服口服。一个好老师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真正的教书育人,张老师堪称楷模。去年有一个热词叫小镇做题家,意思是只有考试厉害,眼界能力远远不够,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格局。而正是辽宁省实验中学这三年的就学经历,不仅有优秀的老师循循善诱,也让儿子和一些家庭出身和背景相当优越的孩子有了接触,对他之后的职场打拼也是帮助多多。

儿子上大学和读研之后,不在我们的身边,但是我们的沟通还是畅通无阻的。为了不被时代和儿子落下太多,我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努力中。即便没有什么功利性的目的,但儿子就是我的一种动力。事实上,儿子也欣赏一个有上进心的妈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