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研,学习大学生世界大学生活

2018年:高考或考研能不能实现阶层流动?

2018-07-19  本文已影响14人  8aa36e7cd7cd

今天11号,各大媒体仍在狂轰乱炸高考话题,但是2018年的高考画上了句号。

每年高考上百万上千万阅读量的高考话题新闻无外乎:

“今年高考作文太奇葩了!”

“某某考生迟到被拒考!”

“某某交警紧急送考生考试!”

我们身边总会有高考成绩不理想的人,甚至就是自己。这个时候,有句常用的安慰对方的话:“大学好好学,不行以后还可以读研。”

研究生,成了很多本科不理想的学生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

2018年,一共有975万高考考生。2018年,考研人数是238万。

考研是个人的选择,而高考则是跟随社会大流的选择。

考研时你已经有了喜爱的目标专业,但高考时你很可能分不清经济金融商科有什么区别。

曾经神秘不已的高考,如今已经可以风清云淡的看待。比起高考本身,读书到底改变了我们什么。

高考历史

雏形源于清末大学堂的入学考试,光绪29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联名奏呈《奏定学堂章程》,着成为具有操作意义的第一个近代学校系统。

清朝灭亡后,民国成立了考试院来管理全国的大学入学考试,1919年北大开始通过考试来招生,随后“高考”逐渐走向规范化。民国年间的高考,仍旧以大学独立招生为主,40年代后辅之以联考、统考。而计划的、统一的、行政的高考制度是建国后形成的。

研究生历史

中国的研究生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35年4月,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学位分级细则》和《硕士学位考试细则》,研究生教育也因此开始。

民国时期,研究生是申请制度,类似于美国的做法。由于当时时局动荡,研究生教育只占了高等教育的非常小的一部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获得硕士学位的仅仅只有232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模仿苏联制度来选拔研究生人才。

我们现在很多人选择的考研,其实发展得要晚一点。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了采取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办法招收研究生。

而保研(免试研究生),是在1984年发布的《关于做好198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中重新确认的。

考试和推荐从此成为了研究生入学的两种方式。

高考成为现今的盛事,与1978年恢复高考后的深刻的社会结构因素、社会价值不无关系。“学而优则士”的传统科举式价值理念一直蕴含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这也强化了个人对于高考的需求。高考成为了78年那一代人向上流动的渠道,更打破了牢固的城乡二元对立的壁垒。

高考历史VS考研历史:社会态度的冷热循环

研究生考试也一波三折,在建国初期因为高端人才的稀缺,而引起过报考的热潮。80年度,下海经商思潮、研究生学历和本科待遇相仿等原因让考研在89、90年尤其被冷遇。

直到90年代后,国家采取政策抬高研究生薪资待遇、使其毕业后可分配到更好的单位,考研才重新成为了社会热潮。

不管是高考,还是考研,其冷热境遇都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和贝克尔提出的“ 人力资本理论” 认为:

“教育是对人身的一种投资,是一种生产性的行为,其目的在于取得相应的收益。”

教育是普通人改变自身现状、实现自我需求、进行阶级流动的重要方式。在工作分配制度废止前,教育是限制重重的国人所能获得的最有效的上升途径。

可是如今,高等教育已经没有了过去立竿见影改变人生的效果:分配工作、分配住房、获得户口。

不得不说,高等教育带来的阶层流动的速度放缓了。

现代中国一共出现过三次“读书无用论”,分别是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初(80年代)、21世纪初。而这三次读书无用论,都和“短期的、功利化的价值”有关。人们认识到了学校教育的局限,而对高校教育失去了信心。

现阶段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巨大竞争、向上流动困难等打破了原有的读书神圣性。当读书不必然带来金钱、地位、名誉的时候,读书无用论也悄然而生。

“精英”阶层。他们占据着大量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在子女成长阶段就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劳动者”,每一位出身这些阶层的大学生,都没有多少可以挥霍的资本。他们势必要肩负着比同龄人更多的家庭重担、更多的成功期望。

因此,农民会更加的在乎读书的回报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想当然的认为“读书无用”。农村家长心里也有一杆秤,他们也懂得好成绩对应好学校,好学校更可能有好的前途。

但是家庭的支持与否也会影响大学生的考研。家庭收入越高,学生选择考研的可能性就越大。家庭优越的学生固然占据优势,普通家庭的学生也没有理由因为家境而放弃。穷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因为贫穷就放弃教育。

高考早已不是“一考定终身”了,关于考研的动机,有学者曾经做过实证研究。其中“就业压力”和“学术研究”是占比最高的两项原因。

考研不是一场承载着家庭梦想与希望的考试,它更多的是考生出于个人需求的考虑进行的选择。相比高考,考研是更加精英化的人才选拔。

读大学、读研究生或进一步深造,带给我们的还有——精神与思想。学校教育只是系统化培养知识的殿堂,而有一颗真正的“读书学习”的心,才是一辈子进步的源泉。

曾经的“退学典范”韩寒都在微博上表态:当时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

一些媒体鼓吹的“读书无用论”只不过是为我们建构了议程,让很多人错把“拟态环境”错以为是“真实环境”。制造无用论,营造焦虑感,挑拨人们的情绪,是自媒体吸引流量的最好的法宝。

诚然,父母给予的家庭资源对子女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也就有了些观点,比如上了大学出来,到社会中还不是要拼爹拼妈拼关系;“寒门难出贵子”,寒门的孩子一出生就输了。

比起家境优渥的幸运儿,普通人没有过多的资源和背景,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而中国的选拔性考试制度,就是为了让教育成为普通人上升的途径。

哪怕读书不能让你的地位显著上升,但是它更有可能让你不掉到下面的阶层。

难道你就因为别人告知你现实困难重重,就麻痹自己、安心认命吗?

社会阶层心理学研究发现,高阶层的人对于社会公平感的感知,对于其最终目标达成影响微弱。

而低阶层的社会公平感认知,则对其有着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对于普通人而言,处于不公的环境下,高的公正世界的信念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它会让我们有着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满意度。

对于受到挫折的低阶层大学生而言,公正世界信念越高——“对长远目标的目标承诺越强, 越倾向于选择坚持,并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不公平的环境中,越是怨天尤人,你就越是在亲手葬送你的未来。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痛苦,经历文革的那一代大学生恐怕以为这辈子都不能读书了,经历下海经商浪潮的大学生毕业后手握铁饭碗却没有财富。而我们这代人能做的,是抓住属于我们的新浪潮。

这个过程中,读书必不可少。

【更多精彩资讯,点击“了解更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