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成长读书想法

《越过内心那座山》之逃避型牢笼(2)

2023-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橘子_花开

基因自带吃甜食可以让我们感觉愉快,所以很多人不开心的时候就喜欢购物,吃甜食,然后他们就感觉舒服了很多。

很多人都听说过“不要去想粉红色大象”的这个心理实验。当老师多次提醒参与者不要去想粉红色的大象的时候,几乎每一个参与者的脑海中都有粉红色大象,而且出现的频率还不低。这说明了你想刻意忽视或者忘记有事情,大脑往往背道而驰,不仅不会忘记,甚至会强化记忆。

匈牙利语有句话:“不要把愤怒憋在心里。”压抑自己的情绪并把它锁在心里会给人造成伤害。

我们有需求或者愤怒,可以想办法通过平和的语气,理性且恰当地表达出来。一定不可以用不恰当的方式,比如强制索取和暴力的方式发泄出来。

我们习惯于条件反射快速做出反应,而不是对发生的事情作出理性的回应。我们经常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感受——压抑情绪、吃药缓解或选择逃离。

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没有百忧解!

我们无法治愈自己没有感受到的情绪。

不如试着面对和接受所有自己希望抹杀或者忘记的现实,这样才可能疗愈自己的内心,才能让自己从逃避的牢笼中走出来。

走出逃避型牢笼的关键。

➭第一、去感受自己,才能治愈自己。

经常在碎片的时间或者单独留出一些时间问自己:“我现在的感觉是什么?”在自己脑海的词汇中寻找比如不知所措、焦虑紧张、一片空白、心跳加速、麻痹大意、轻松愉悦、愤愤不平、埋怨痛苦等等。不去评判感受好坏,也不试图改变自己的感受。

比如,自己非常非常在意一个人,以为是爱了,特别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希望他像自己关注他一样关注自己,并为自己做出改变。如果他没有,自己那就愤怒。此时,不要否认自己的感觉,就仅仅感受自己思念和求之不得的全部复杂的感受。不要为自己有某种感受而感觉耻辱,感受不过是感受而已,改变不了什么。

➭第二、一切情绪都是暂时的。

经常刻意观察自己的感受,并让这些成为习惯。当自己出现强烈的情绪波动,试着与自己全部的感受共处。

➭第三、抑郁的反义词是表达。

看见即疗愈。表达犹如一个人的情绪出口,可以让抑郁的情绪流动起来,便不会积郁成疾。

昨天,我无意间发现宝儿的同学居然在公开的空间说了一件她的个人隐私。虽然无关紧要,但我知道宝儿肯定会不舒服。她不知道如何表达,也怕表达后会让对方不开心,所以就忍着。我立马给宝儿打电话:“你要告诉你的同学,他在公开场所不经过你的同意说你的隐私,他这样做是不妥当的,你对此不开心。你要提醒他以后不要再做类似的事情。你要敢于正视自己的感受并表达出来。如果你不表达,他永远不知道,他还以为可以随意公开你的隐私,完全不在乎你的感受。”

宝儿认为我说得有道理,并及时采纳了我的建议。

我接着提醒宝儿:“不是我们毛病多,而是我们必须时刻且积极关注自己,重视自己,对自己最好,大胆保护好自己。不要生闷气,因为什么事情生气,你要通过妥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当事人知悉,必要时候要警告当事人,捍卫你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别人才不敢有恃无恐地踏入我们的领地肆意妄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