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角色
我试过两次打滴滴前往工作的目的地,而且都是在非常赶时间的情况下坐的车。
第一次赶时间坐车,我发现司机开车开得很慢,我就提醒一下他,说可不可以开快一点,两点之前到不了我就会迟到。
这位年轻小哥,轻轻地回应我一句“你赶时间吗?那我现在开快一点。我平时开得很快,但怕客人投诉,所以有人的时候都开得比较小心”。说完,然后他就踩油门狂飙。说实话,车技还挺不错的。
而第二次赶时间坐车,同样的,司机开得很慢,我又提醒了一下他。这次,这位司机小哥的回应就特别很多了,他说:“你赶时间?早说嘛!我就是开快车的人啊,人称速激120,听名字就知道我多厉害了。坐稳啦,免得我的车技把你给吓着!”说完后,他就深踩油门,狂奔目的地。
这两件事给我什么启发呢?
两个司机,对于我同样的言语,给出了不同的回应。尽管他们都按照我的要求,提高了车辆的行驶速度,然而,他们对于我这个要求所做出的回应,却带有两种不同角色的影子。一个是文静内敛,一个是热情开朗。
也就是说,他们用自身角色应该有的方式,说出了他们这个角色应该有的话语。正如你如果是一个将军,你肯定会用将军的口吻跟士兵发号司令;你是一个皇帝,你也肯定以的皇帝姿态跟群臣传达旨意。否则,用了一个太监的姿态去说话,成何体统呢?
这就是自我角色效应。一个人的自我角色,会赋予这个人的言行举止产生相应的变化。
很多双胞胎,外表和岁数完全一样,可是其中一个做了哥哥姐姐的角色,另一个却做了弟弟妹妹的角色,于是彼此的言行举止,就以那个角色的定位展现出来。
可以说,一个人对于自我角色是如何定位,那这个定位就会以相应的角色影响他们做出相应的言行举止。
自我角色对你的限制
如果你对现在的自我并不是太满意,或自卑,或内向,或胆小,也许正是你的自我角色对你造成了限制,让你表现出相应的行为举止。
那自我角色是怎么建立的呢?
人与社会活动的互动过程当中,会得到各种各样的反馈,这些反馈被我们的大脑接收,整理,解读,输出,从而变成我们思想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三种社会互动方式能够让我们建立起自我角色。
1 / 透过外部条件获得而进行自我定位
例如一个穷人,突然中了五百万,那么他对自我角色的定位,就从穷人变成了有钱人。然后他就以这个“有钱人”的角色,表现出相应的言行举止。买豪车,买别墅,买金链,出手阔绰。
但这个角色只是短时间的改变,属于外在自我的改变,而内在的自我依然停留在以前的思想水平,说不定自身水平不够好,他的有些行为举止就会表现出低素质、没教养的样子,好比在机场大呼小叫,对于社会地位比较低的人,会颐指气使等。某种程度上,暴发户就是这样自我角色转换而产生错位行为的称呼。
2 / 在成长过程当中,根据社会认可度而获得的自我定位
例如马云,透过自己一系列的跃升,从一个屌丝变成现在的巨富,这个自我定位就是从社会活动的互动当中,长期积累下来的。基本上知道马云是谁的人,对于他是富人这个角色,并没有太大的异议。
但除此之外,在你的成长过程当中,因为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不同的社会互动方式,你可能会因此而慢慢变成一个自信勇敢的人,或者变成一个自卑内向的人。
这种自我角色定位,就是从这种互动过程当中,被潜移默化影响而获得的。
对于这个角色,认识你的人,都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听过别人对我们的角色评价:他这人好勇敢啊;原来是那个说话没自信的男生;他做什么都是笨。
这类型的自我角色定位,并不一定是真实的,纯粹是外界对于我们整体归类“贴标签”做法。即便是父母,也很难完完全全了解到我们的潜在能力。就如爱因斯坦这么聪敏的人,小时候也曾经被老师评价为一个笨人。
然而,很多人的行为举止,说不定就会囿于这个角色的限制,而表现出相应的样子。既然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反正做什么都没有价值,那么索性就自暴自弃,继续尽心尽责地扮演这个角色。
想一想,目前你的自我角色,是不是表现出相应的言行举止呢?
如果你觉得不满意,是不是说明这个自我角色对你造成了很多限制呢?
你明明希望自己能够自信的站在人前侃侃而谈,可是你的自我角色却让你一直表现得内敛胆小,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你明明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欢迎,可是你的自我角色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却让身边的人越来越讨厌。
当你无法意识到这一点,你固有的自我角色,就会一直对你造成限制,导致你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自己,获得进步。
想要改变这一点,你就要利用第三种社会活动方式,来获取新的自我角色,重新给自己做一个恰当的定位。
主动调整和获取的新的自我角色
人的个性千千万万,但个性并没有好坏之分,只看你的个性是否能够应付到各种社会活动的要求而已。
当你的个性所塑造出来的角色,没有符合到社会活动的要求,那么你就很容易被排斥,或者无法完成应该要完成的事情。
好比追求女生,需要你有一个幽默开朗、积极热情的自我角色,可是你却一直用着那个内向害羞、胆小木讷的自我角色,那这样就无法应付到这种社会活动了。
又如你在公司是一个很厉害的主管角色,然而回到家,你需要做一个父亲,丈夫这样的角色,才能好构建和谐的家庭。如果你这些角色做不来,不知道怎么做,或者你用了主管的角色回到家去跟妻子儿女相处,那么肯定会出问题。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你就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自我角色。
建立新的自我角色,并不是让你用人格分裂的方式,获得一个全新的自我,而是用一种符合社会活动的新自我角色,做出相应的行为举止去表现出来。这个做法跟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步骤的运用会更深入一些。
这个步骤,可以分为四步。
a / 找出适合的自我角色定位
你本来是一个斯文内敛的人,一下子让你变得出狂野,不是不行,而是实在太困难了,也没什么必要。
但如果你本来是一个斯文的人,经过自我角色调整之后,变成一个斯文的幽默者,这样就容易多了。
也就是说,你平时开起玩笑来,尽管斯文,却会有种不好意思的感觉。而转变后,你依然是一个斯文人,可开起玩笑来,只会微微一笑,表现出云淡风轻的自在感,那么这种新的自我角色,就比较适合你了。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想要变成一个什么样子的人,也各有各的追求。适合别人的角色,不一定适合你。如果现在的你,不满意当前的自我角色,你就要想一想,什么样的新角色,才是你自己想要的。
如果你连自己想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毫无头绪,那么无论你怎么努力奋斗,你也很难有一个清晰的行动方案,让自己获得进步。
所以,在改变之前,你首先思考一下,现在的你,拥有的是一个怎样的自我角色。而在接下来,你又想拥有什么样的新的自我角色。
注意,这个新的自我角色,你也一定要非常清楚是什么样子的,不能模模糊糊,一点都不清晰,最好现实当中存在固定的参考对象。
只有你清楚知道新的角色是什么样子,才有可能朝着那个方向改变。
b / 把旧角色和新角色的言行举止区分开来
如果你的旧角色说话是没有自信的样子,那么新的角色,就是要有自信的样子。这些新旧的区别,你一定要了解清楚。
例如你旧有的自我角色,跟大家自我介绍的时候,是声音细小,畏畏缩缩的说:“呃……大家好!我是……我是陈小明,很高兴来到这里……呃,跟大家见面,我觉得我的经验可以帮到大家的,应该可以,所以……谢谢!”
那么新的角色,你应该知道怎么说才算好,就是要做到大方自信,声音洪亮。如:
各位电视机前以及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陈小明,很高兴来到这里跟大家见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奋斗的历程,希望这些经验能够帮到给予大家启发,谢谢!”
只有清楚新旧角色的区别,你才能够用新的好的行为举止,取代那些旧的不好的行为举止。如果你连自信的姿态都不知道,那你就很难改掉自己那种不自信的样子。
所以,当你做好新的自我角色定位之后,第二步,就要区分好新旧角色的不同之处。旧有的角色是这样做,你知道这种做法不好,那么相应的,新的角色你也一定要知道,怎么做就是好的。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你才可以进行第三步。
c / 私底下用新的自我角色开始行动
尽管心理学对于到底是言行影响心理,还是心理影响言行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但至少目前可以证明的理论,就是两者对于彼此都能产生相互影响的作用。
换言之,你想要自己获得一个全新的自我,你就用新的自我角色那种姿态去行动,用行动来影响你的心理,从而改变你整个人的状态。
好比你跟别人说话的时候,通常都是表现出底气不足、没有自信的样子,那么现在,你就要在私底下练习,用一种自信满满、中气十足的姿态去发出你的言论;你以前走路是垂头丧气,那现在你就抬头挺胸,目光锐利的走路,慢慢习惯这种不一样的新感觉。
如果你有了第二步的分析,你就会知道自信满满、中气十足、抬头挺胸的姿态,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样子,就算从那些学习的参考对象那里,也能够获得了解。
正如我文章开头说的那两个滴滴司机,对于我的要求,第一个是内敛的回应方式,第二个则就是活泼的回应方式。当你用新的角色开始行动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用新的行为举止,去表现出相对应的角色样子。
有一句话,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以那种人的方式去行动。这就说明,你不能继续用旧有的行事方式去回应外界,否则就很难改变自己。
例如别人跟你开玩笑说“你这个人,也没什么特别嘛”,你旧有自我角色做出的回应,也许是支支吾吾,欲言又止,想反驳又不敢反驳。
现在,你的新角色可不是这么回应的,你就要用新的回应方式去应对这句话,说:“近墨者黑嘛,跟你这样一般的人呆久了,再聪明也会变蠢。”
再如,平时你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听歌都只是静静听着,一言不发。现在透过新的角色,听歌的时候就热情地唱起来,嗨起来。不要压抑自己。
无论任何时候,都要用新的角色去行动,先从私底下习惯这种不同的行为举止。
d / 大量的练习巩固新的角色
很多人做一些事情,发现自己这么努力做了几十遍,都尽力了却依然没有任何收获,于是就选择放弃,继续感慨自己没有那些拿第一的人这么厉害。
其实这些所谓的“尽力”,“做了几十遍”,在那些真正厉害的人眼中,几乎微不足道。你以为你做几十遍已经了不起了?
但你知不知道,这个“几十遍”,只不过是占到那些厉害的人所行动次数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而已。他们可是做了几百遍,甚至几千遍都有。
我记得微信小游戏那个跳一跳,在之前还流行的时候,我身边的某个朋友几乎每个星期都是拿第一,每次都是两千多分,第二名最多也就一千多分而已,差距太大。我觉得第二名已经很厉害了,就问他玩了多久,他说临睡前才玩一下,一玩就玩一个多小时,加起来玩了几百次都有吧!我已经觉得了不起了。
可是第一名那个呢?
我问他玩多久,没想到他居然天天都在玩,有空就玩,忙完就玩,虽然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痴迷玩这个小游戏,但他能够拿到第一名,正是因为他每个星期已经积累跳了上万次。上万次啊!这种大量的投入,让他有了如此的成绩。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想放弃的时候,想一想,你才重复了多少遍?没有这样大量而持续的投入,你想一下子就获得跃升,基本上很难很难。
如果你真的觉得旧有的自我角色限制你很多,而你又想改变,让自己更好的话,从现在开始,就建立一个新的自我角色,然后投入大量的练习去巩固这个角色吧!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只要你每天都有用新的角色去行动,不用多久,你肯定会感受到自己内在特质的变化,而且还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