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原生家庭之“毒”?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孝道”的地位举足轻重,古代讲究“百善孝为先”,在汉代可以“举孝廉”,也就是说一个人光凭孝就可以去做官。“孝”是美德,是好事,但是在教条主义的演化下,类似“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的准则却成为了很多有毒的亲子关系的遮羞布。家,通常是爱与温暖的代表,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家庭里也充满着恨与伤害。这些原生家庭的种种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甚至代代相传下去。
国际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在与美国著名制片人克雷格·巴克合著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中提出一个概念叫“有毒的父母”,这个概念是具有冲击力的,尤其是在孝道文化的影响下,我们很难去承认父母是“有毒”的。但是真相的确如此,在本书中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工作中接触到的大量真实案例,分析了各类“有毒父母”的所作所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子女产生的伤害和持续影响,并且传授具体的对策,让那些“中毒”的孩子得以化解原生家庭之毒,恢复自信与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一、什么是“有毒的父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世上不存在完美的人,这一点对于父母来说同样适用。所有的父母都难免有不足之处,能够满足孩子所有情感需求的父母是不存在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偶尔犯错,向孩子发脾气、惩罚孩子,甚至打孩子。但这些并不能说明这些就是残暴无情或者不称职的父母。
父母不过是普通人,有很多他们自己的问题和局限。只要平时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理解,大部分孩子并不会因为父母偶尔的怒气爆发而产生创伤。但是也有很多父母,他们的负面模式是持续存在的,并且这种伤害和影响会始终支配孩子的生活,这些就被苏珊·福沃德博士称之为“有毒的父母”。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我的父亲从来都特别喜欢挖苦我,每次我成绩没有考好的时候,父亲总是在别人面前对我冷潮热讽并以此为乐。我有什么想法,他一定会否定我,告诉我你不行你不行,而且他一有不顺心就会暴打我一顿,我就是在这种不断地被暴打和嘲讽中长大的。我现在特别自卑,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也很讨厌自己。我要怎样摆脱这种心理伤害?
这个题主描述的关于父亲的一些做法,就是典型的“有毒的父母”的作为,他不断地贬损、伤害孩子,孩子遭受的痛苦也随着成长不断地加深。这些伤害行为通常具有“持续性”与“反复性”。当然有些伤害比如性虐待和身体虐待,因为伤害太过巨大,往往一次就足以给孩子的感情造成重创。
二、七种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
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作者列举了七种有毒的家庭行为模式。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在这样的家庭中,有一条坚不可摧的信念规则: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在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虽然父母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但是孩子依然会执着于为父母开脱。比如:“我的父母是为了我好”“是我先做错的,所以他们才那样对待我,他们没有错”。这些孩子遭受的痛苦通常大到自己无法承受,所以他们会选择在心底筑起防御墙来阻隔这些痛苦。筑成这堵防御墙的材料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否认”,一种是“合理化”。
“否认”是最简单也最有力的心理防御方式,它借助虚假的现实来极力缩小、甚至否定痛苦的生活经历所产生的影响。比如一个常常遭受父母语言暴力的孩子,会从内心去否定这些言语真的伤害到他,装作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作者认为否认就是情感高压锅上的盖子,锅盖在高压锅上放得越久,积聚的压力也就越大。这种否认会暂时让自己的心理上没那么痛苦,但是长久下去就变成一颗定时炸弹,不知何时就爆发了。
在孩子的心里,父母就是一个神话,他们坚信父母是完美的,即使父母做了什么,孩子也会找理由为他们开脱,这就是合理化,或者更形象地,我们把它称之为自我欺骗。比如:父亲冲我大吼大叫是因为母亲跟他唠叨;母亲酗酒只是因为孤独,如果当时我能在家多陪陪她就好了;父亲打过我,但他不是真的想伤害我,他只是想给我一点教训而已;母亲对我不理不睬,是因为她自己的生活本来就很不幸……所有这些合理化的解释都有一个共同点:将不可接受的事情变为可接受的。
2、不称职的父母
在不称职的父母当家的家庭中,家庭角色往往是错位的,父母不是父母,孩子便无法做孩子。在这种家庭里,父母一直在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你的感受无关紧要,只有我自己最重要。所以当父母本身出现疾病或者情绪上的问题的时候,他们便无法担负起做父母的责任,退行到一个“儿童”状态。
这时候,孩子便要被迫承担起“父母”的角色,反过来去照顾父母。一个孩子,又如何能做父母的父母呢?一个孩子连做孩子的权利都被剥夺了,他们失去了可以模仿、学习、尊崇的对象,在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便无法发展起来。这样的孩子成年后,经常会过度地包揽责任又感到力不从心,陷入自我怀疑和自责的恶性循环中。
3、操控型父母
操控不一定是个贬义词,如果一位母亲控制自己蹒跚学步的孩子,不让他走到街上,这种操控是对孩子的保护。但是如果这位母亲十年后还这样做,就成了过度操控,因为孩子已经具备独立过马路的能力了。
操控型的父母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这都是为你好”。考大学填志愿,无视孩子的需求,选择一个有前途的专业,是为孩子好;毕业后,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强迫孩子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是为孩子好;结婚选择对象,选一个自己满意的儿媳妇,仍然是为孩子好。
这类父母经常帮孩子做出选择,削弱孩子的个人意志。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往往会变得无助、焦虑和胆怯,很难成熟起来。父母在帮孩子做选择,清除路障的时候,也剥夺了孩子体验人生的机会,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被无情地剥夺了。
操控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父母会直接操控,比如:你如果要离婚,我就死给你看;有的会用金钱操控,比如威胁断绝供给;还有的会利用子女的愧疚感来操控,比如:我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吃的,你一口都不吃吗?
对于父母的操控,孩子往往会有两种反应,投降或者叛逆。叛逆看起来是脱离父母的控制,但是事实上,叛逆的选择上基于对父母的对抗,比如父母希望孩子结婚,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得逞”便一直选择不结婚,但是“不结婚”真的完全出自于个人的自由意志吗?仔细审视起来就未必。不管是投降还是叛逆,孩子仍然处于父母的控制之下。
4、酗酒型父母
酗酒不是一个好的行为,所以孩子通常会感到羞耻,这种羞耻感会让孩子对家庭中的“问题”和“不好”守口如瓶,酗酒家庭通常也会把“家丑不可外扬”贯彻执行,伪装成“一切都很好”的样子。
这种伪装会让孩子否定自己的情感和感知能力的正确性。如果一个孩子总是被迫对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说谎,那么对他来说,想要培养强大的自信心几乎是不可能的。嫉妒、占有欲和怀疑是许多酗酒者成年子女人际关系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5、身体虐待型父母
“乔的整个童年都在担心受怕中度过,他不知道父亲何时会勃然大怒,但他知道这种暴虐无可逃避。”这是遭受身体虐待的孩子典型的心理写照。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成年后的我们同别人交往并建立关系的基础。
对于被父母虐待过的孩子而言,要重新获得信任感和安全感是很难的。“我连我的父母都不能相信,我要如何去相信其他人呢?”所以这些孩子成年后往往对所有人都做最坏的设想,对一段关系会有很强的负面预期和偏执的戒备心理,在这样的状态下,想要收获一段正常的人际关系简直就像天方夜谭一般。
6、言语虐待型父母
相对于身体虐待而言,言语虐待更具有隐秘性,但是言语虐待的造成的伤害却不容忽视。当孩子经常听到父母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这些评价就进入了潜意识,逐渐“内化”它们,这成为了孩子自卑的源头。当一个人习惯把自我感觉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就等于把自己的自尊心交到了别人手里,任人践踏。
我们常常听到的“别人家孩子”其实就是一种言语虐待,父母也许本着想让孩子进取的初衷,但是这种行为的实际后果却是不断地削弱孩子的自信心及自我价值感。
7、性虐待型父母
性虐待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对不对,但是这确实存在。性虐待的家庭里的孩子,大部分都一直活在一种羞耻之中,这些受害者在成年之后大多会显示自责、抑郁、破坏性、自杀倾向等等,他们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床上,终其一生保护着家里的秘密。
不论这些有毒的家庭模式是如何作用于孩子,最终它们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却很相似,在有毒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自尊心严重受损并且会由此引发自我毁灭式行为。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到自己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还一无是处。在没有寻求治疗的情况下,这些影响将伴随孩子的一生,而且还会代代相传下去。因为这种家庭模式并非父母发明,而是从先辈那里继承的一整套逐渐累积而成的感受、规则、交流、观念。
三、如何修复自己,停止代代相传的中毒模式?
对于原生家庭模式的探索被很多人误以为是一种“甩锅”行为,也有人认为是矫情。但是不去尊重“父母不是神,他们也会犯错,他们的确对我造成了伤害”这一真相的话,也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确,现实中很多人会把家庭创伤当作一个借口,他们对自己的性格缺陷看得清清楚楚,剖析起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也是头头是道。但是他们往往停在这里,不再向前走,甚至把寻找原因当成解决之道,成了一种逃避手段。
“你无须为毫无防范之心的年幼的自己的惨痛经历承担责任,你要做的是,即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这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是不是控诉父母,而是把责任归于应该负责的人,教会我们迈出行动的那一步。这也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该部分的内容是一些“解毒”的具体做法和行为策略。
1、原谅是一种自我欺骗
面对伤害过自己的父母,很多人会说:我应该宽容,我应该去原谅我的父母。然而这种原谅并不能丝毫改善状况。首先,我们应该去客观地看到自己的遭遇,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怒、悲伤、羞耻等一系列情绪,正视这些情绪并发泄出来。然后去尊重“父母对我造成了伤害”这一真相,我们才有可能真的去理解和谅解父母的所作所为。
很多时候,原谅和忘记,意味着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但是你的心却知道,它们的的确确发生了,唯有正视才是解决之道。
2、自我界定
如果撇开父母(或其他人)的灌输和影响,你仍可以自由地拥有自己的信念、情感和行为,那么你就进行了“自我界定”。自我界定的时候会带来一些不快的感受,比如你的父母可能会攻击你,可能会让你产生愧疚感,这些都是你要去负责的部分。在做自己和得到别人认可之间,我们需要去做一个忠于我们内心情感的平衡。
如何做自我界定呢?可以从一些小事开始,假如你穿了一件性感的衣服,而你的父母因此批评你,那么你可以说:很遗憾你不喜欢我穿这件衣服,但是我自己很喜欢。
使用非辩护性回应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我界定并且化解过激情绪。非辩护性回应是一种有节制而温和的方式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在这种非辩护性回应下,你没有任何要求,不要求父母来承认你的着装好看,也不必让自己去服从父母的意见。“我觉得这件衣服好看,我的朋友们都这么穿”这样就属于辩护性回应,因为你在试图说服你的父母改变他们的想法。而这通常会遭遇失败。所以非辩护性回应是一个很好的技巧,当然需要不断地练习。
3、停止自我惩罚
很多遭受父母伤害的孩子在成年后依然无法停止自我伤害,自责、自虐,因为他们从心底觉得这是自己的错,才会遭到父母如此对待。那么首先就要认识到父母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责任在于父母而不是在于孩子,只有内心真正认可、接纳这一点,才有可能停止自我惩罚。用“你不需要为……负责”来进行练习,把父母对你造成的伤害填进去,不断地去练习它,才有可能建立起新的认知。
4、与父母对峙
为何要与父母对峙,苏珊·福沃德博士认为“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如果不想办法解决自己对父母的情绪,便会把这些情绪转移到自己的配偶和孩子身上。所以不管用何种方式,写信、当面对峙、把信念给父母的照片听……
对峙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这就是你曾经对我做的、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它就是这样影响了我的生活、这是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对峙是通往独立自主道路上最激动人心的阶段,不论对峙期间或之后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你有勇气付诸行动,就是胜利者。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原生家庭,无法选择谁来成为我们的父母,我们也无法去改变父母,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去成为怎样的人。原生家庭的毒,你是选择让它继续荼毒你的孩子、孙辈?还是从你这里开始,解毒、疗愈,去收获健康积极的家庭模式,去拥有享受自己人生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