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4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10
探究学习:“课程化”的革命
教学发展史,说到底就是“系统学习”与“问题解决学习”此消彼长的过程。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价值,对于基础教育的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
现行的学校课程存在三个“断层”:现行课程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断层;现行课程与学生身心发展的断层;现行课程与现代学科发展的断层。几乎所有的国家把改革的焦点放在了“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上。
“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身对话,从而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学习作为建构知识的活动,一方面成为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另一方面还超越原有的个人化行为,成为群体合作的行为,成为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发展的契机。支撑这种学习观转型的理论基础形形色色。如
“整体教育”理论——“整体教育”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它是一种把焦点置于“关联”的教育: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关联”、身与心的“关联”、种种学科领域的“关联”、个人与社区的“关联”以及左脑与右脑的“关联”,等等。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H.Gardner)在他是《心智结构》(1993)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人类的心理能力至少包括如下智力: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以及道德智能等。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每个人都具备所有智能元素;大多数人的智能可以发展到充分胜任的水准;智能通常以复杂的方式统合运作;每一项智能都有多种表现的方法。
“全语言”理论——“全语言”(whole language)的“全”是“完整性”、“统整性”之意,是对教育教学中的“孤立”、“片断”的一种反对。
“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必须主动“投入学习”。布鲁克斯提出建构主义课堂教学原则是:(1)课程应当采取整体到部分的转化,即着重核心概念,并且使用第一手资料和亲手处理材料。(2)学生角色转化为思考者。(3)教师角色是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生的问题及见解的传递者和调停者。(4)评价是基于教师对于学习状况的观察与学生作品的展现。
新课程倡导的研究型学习同世界各国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如“项目学习”、“主题学习”、“体验学习”、“投入学习”、“示范学习”、“服务学习”、“综合学习”、“真实学习”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定位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学习”。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形态。这种问题解决学习的特质是:(1)开放式问题。(2)真实性情境。(3)渐进式解决。(4)发展性评价。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最大的特质是“跨学科性”。是一种超越了传统的课堂、传统的学科、传统的评价制度,牵涉自然、社会、文化以及人类自身的崭新的课程领域。日本的“综合学习”大体包括五种类型:(1)调查研究型。(2)综合表达型。(3)社会参与型。(4)策划实践型。(5)合作交流型。
当前,我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需要强调:(1)“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同义词,“低年级探究性学习、高年级研究性学习”,“课内探究性学习、课外研究性学习”。(2)研究性学习问题(课题)的形成取决于问题的内在价值、学生的内在兴趣和聚焦能力。(3)研究性学习的立题必须符合三个原则:理论准则、逻辑准则、实用准则。
三、探究性学习与课程行动研究
“课程行动研究”是一种基于研究的问题解决过程;其研究的主题源于学校环境的脉络;实施过程兼具研究与行动两大侧面;主持者兼具研究者与研究者的角色;研究结果要体现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之中。概括说来,“课程行动研究”的特质可以概括为“参与”、“改进”、“公开”。
“课程行动研究”是作为课程实践主体的教师在自然的教育情景中直接“参与”的一种探究活动。
“课程行动研究”有三个基本理念,即:教师即研究者、课程即实践、课堂即实验室(课程发展实验室)。
2018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