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百家争鸣

2022-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阿凡提shi

诸子百家是中国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百家争鸣,他们互相批驳又互相交融,衍生出来的思想对后人的影响源远流长。

位于齐国的稷下学宫是学者讲学,交流的重要场所。这些是学者包括了儒、道、法、名、兵、阴阳等的稷下学派。

儒家:

    亚圣孟子,主张仁政,行仁义、施王道。著作《三字经》,提出了民为贵、社稷为次、君为轻的观点。与圣人孔子不同,他周游列国还是受到比较优越的礼遇的,可惜在这个战国时代,大家都想着怎么统治,这个儒家的主张终究不能为君所用,所以孟子晚年也教学去了。

    荀子,这位不被后人放在孔庙的儒家学者。因为他的主张与儒家的一些思想有差异(性本恶,礼法统治)以及有两个被后人微有诟病的弟子:韩非子、李斯。

墨家:

    科圣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善贤、善同。是墨家组织的矩子,大佬。

道家:

    老子,有“老子骑牛,紫气东来”的传说,著作《道德经》,主张君子以厚德载物、道法自然。

    庄子,主张追求精神自由,著作《庄子 齐物论》,庄周梦蝶便是出自此。

名家:

    惠施,辩论家、思想家。

    后期墨家

    公孙龙,意图对概念和物体进行区分。相传在入秦关时,马不能入关,公孙龙以:因为我叫公孙龙,但我不是龙,推出我的白马不是马,白马只是一个名称的诡辩,让守门放他和马入关。

阴阳家:

    邹衍,提出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五德相生相克,以及假说大九州说。

法家:

    百家争鸣终结者。

    韩非子、李斯。法治天下,是当时有效的治国之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