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通过学习王阳明的心学来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恩作者老先森
仅以此文献给有心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光明的人。
春秋战国,孟子提出“格物致知”的修炼方法,成功步入圣人行列,紧随孔子之后。宋朝朱熹虽然不太理解这个东西,但他对此大加赞赏,顺道喊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口号,据说是超凡入圣的不二法门。
但由于朱熹“存天理,去人欲”的方法受到太多争论,所以朱熹一直没当上圣人。
公元1368年,朱元璋造反成功,建立明朝。朱元璋毕竟是穷苦人家出身,对自己的身份有些许自卑,为了让自己这个皇帝当得气派,老想给自己物色个名气比较大的祖宗。
没错,朱熹被朱元璋看上了,有机会当元璋先生的祖宗。
不过事情没这么顺利,据野史记载是因为一个理发匠的一句“人怎么能抛弃自己的祖宗”而作罢。
总之,朱熹没能当上皇帝的祖宗。但这件事以后,朱熹提出的各种理论就被列入明朝高考考纲,影响了无数学子。
王阳明也不例外。
王阳明:我这就去格物
成聖的第一步
王阳明自小立志要当圣人,苦于不知向何处出力,后来在朋友的指点下,开始研究朱熹,找到了“格物致知”“存天理,去人欲”这条成圣之道。
先解释一下朱熹的“格物致知”和“存天理去人欲”的含义。(注意,是朱熹的理解内容)简单来讲,就是你只要不断地研究万物,等你有一天把无数的事物研究透了,从每件事物中看到“天理”的所在,你就能用这个“天理”来镇压你的“人欲”然后超凡入圣。
理论听起来很美,操作起来就没那么舒服了。
王阳明对着竹子看了七天,只喝水不吃饭,晚上抱着竹子睡觉,下雨了也不跑,最后以发高烧的结果收尾。看吧,虽然没成功,但我们可以从这件事看出,伟人的执行力都是同样的惊人,古今都不例外。
自那以后,王阳明对朱熹学说产生了怀疑,开始找寻真正的成圣之道。
龙场悟道
几十年间,王阳明经历了几次宦海的浮沉,终于,在龙场悟道。
我觉得有必要说说“道”这个东西。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所以,道是讲不明白的,是形而上的东西,是超越人类思考范围的东西。就像人类听不到超过2万赫兹的声音一样。
但是悟道的人的状态还是可以略加描述的。大体上有这三个特点:
1、他们会成为自己所在行业最顶尖的人物。(王阳明打仗从来没输过,射箭百发百中)
2、他们不再追求名利声色。
3、他们一心为公。
正因为“道”如此奥妙,所以古往今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但求得真理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是孔子,也是五十多岁才悟道。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没办法悟道你就认了吧,天分很重要。能窥到“道”的冰山一角就够你处理复杂的人际问题了。
回到王阳明这里来。
悟道后,他收了很多弟子。他对弟子们说,所谓“存天理,去人欲”是错误的观点。只要去除了人欲,一颗纯洁的心就是天理。向外求索是不会有收获的,专注内心才是修行的正确方法。
「 1 、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2 、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里提到王阳明学说时说:人欲即是天理。这是对王阳明心学的错误理解。按照王阳明自己的说法,去除人欲就会得到天理,而不是《明那》说的人欲就是天理。在此略加解释,请大家别被《明那》的这个说法误导。
放松一下心情
总结一下以上三人对于“存天理,去人欲”的看法,方便大家阅读:
朱熹:天理在万物之中,去找寻它并用它来镇压自己的欲望,然后成圣。
当年明月:人欲就是天理。
王阳明:天理只在自己心中,去除了欲望的屏障,就能得到天理。
搞明白了“存天理,去人欲”的问题,那么,孟子所说的“格物致知”又要怎么解释?当真是去把万物一个一个地观察研究吗?
王阳明说:非也。所谓“格物”的真实含义,是在每一件事情中为善去恶,不被自己的私欲左右,长久地摒除私欲,行住坐卧时时不忘涤除私欲,终究会领悟真理。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这也等同于佛家讲的“常惺惺”,等同于《中庸》里的“戒慎恐惧”。
王阳明学说的运用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於仁人愛物,即仁人愛物便是一物。”
——《传习录》王阳明
这里讲的便是时时格物,事事格物。每当看到这一段,我心里都是一阵祥和。这不正是成为一个公正的领导者的方法吗?这不正是为人处世的方法吗?
我们虽然不求成为圣人,但王阳明的睿智依旧能对我们的生活有莫大的指导作用。
当时我和同事在工作上的某个问题意见不一致,争吵不休,谁也不肯让步,两个人都互相讽刺对方的观点傻逼。
后来我回想起了王阳明的“格物”,突然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修炼我脾气的机会。
我想像自己用第三人称视角看待我们两个人的争吵,像在看电视一样。不出所料,用这种方法很容易去除私欲和怒火的影响。很快,我意识到自己的争吵很幼稚。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继续观想,假如一个温厚理性的人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我很快得到了答案。
我走向同事,对我刚刚的态度主动表示歉意,并且说,我们这样争吵没意义,不如冷静下来想想,一人让一步也许能获得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同事对我的态度转变感到惊异,很快与我达成共识,开始重新确定方案。
大家应该注意到了,我用到的去除私欲和恶劣情绪的方法是“第三人称观察法”,非常好用。我们在置身事外的时候很容易得到客观的看法,所谓“旁观者清”。
后记
如今,道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似乎已经跑到美国去了。很久前看了两本书,美国人写的,一本《逆转》一本《反脆弱》,在看的过程中,一直在想,这不就是《老子》书中的思想吗?
往后一翻,果然,两本书中都有提到老子。作为道家的鼻祖,老子在哲学界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黑格尔、尼采等外国哲学家对其顶礼膜拜。
王阳明,作为后起之秀,他的学说在日本家喻户晓,对武士道精神的产生有巨大的影响。日本一个在二战中表现惊人的将军东乡平八郎的腰牌写着一句话:
一生伏首拜阳明。
然而,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自己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置之不理而去追求那些别人早就淘汰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