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题征文池人物民国烟雨梦

萧红:爱比烟花还寂寞

2017-05-07  本文已影响679人  采采芣苡

有人这样评价萧红:一个总是艰难、笨拙地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到处流浪、漂游,并在一次次临产前被人或处于被人抛弃不顾的状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萧红的嘲讽和轻蔑,两次怀着别人的孩子奔向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就算在今天,这样的花边新闻也是火速上头条,刷爆朋友圈。

萧红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传世佳作《生死场》《呼兰河传》感动无数读者,文学才华毋庸置疑,但她的一生确是狼狈不堪,仓惶失措,让人怜惜。31岁英年早逝,临死前说:“我将与蓝天碧水共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一种力透纸背的悲凉愤懑萦绕心头,萧红的一生都在极力追求爱与温暖,然而她的爱就像烟花,刹那间的绚丽以后,片刻化为灰烬,只余一地清冷和寂寞。

身为女人,是一生悲剧的基础

萧红出生在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她降生时,她的家族正盼望着一个男丁的出生,算命先生又说她生辰不祥,性格暴戾的父亲一直不喜欢她,对她冷漠无情。9岁时,母亲去世,继母对她也不好。童年最明亮的生活,是和祖父在后花园里的那些日子,蝴蝶、蚂蚱、青草、被院墙围起来的蓝天白云,是她一生最温暖的回忆,也是对家庭唯一的牵绊。

童年时代爱的缺失,使成年后的萧红一次次地奢求从别人那里得到温情和保护,然而即便低到尘埃里,委曲求全,伏地求食,换来的依然是别人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抛弃。

作为一名女子,19岁的萧红因反对包办婚姻,毅然离家出走,本就不喜欢她的父亲勃然大怒,宣布开除萧红祖籍,终生不许她回家。一个男人反对包办婚姻是砸碎旧制度的枷锁,是追求自由,是积极进步,一个女人反对包办婚姻,算什么,是不守本分,是大逆不道。

在根深蒂固的男权专制社会里,男人犯再大的错,人们可以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给予宽恕谅解,而对背叛男权专制社会的弱势女子,则死无葬身之地,尤其是一个为私情离家出走的女人,为整个家族蒙羞,只要她走出家门一步,门就在她身后永远关闭了。

萧红曾说:我这一生最大的悲剧是因为我是个女人。如果是个男人,萧红可能举起革命这面大旗,走在前列,是时代的弄潮儿,可她是个女人,离家出走后,就开始了她狗血得冒泡的人生。

时代的洪流,影响了一生的命运

萧红的学生时代,正是五四运动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追求思想解放,个性自由,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包办婚姻,鼓励女青年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

萧红小学毕业,因父亲阻挠辍学在家,她以出家当尼姑为筹码逼迫父亲让步。初中毕业后,为了追求自由,继续读书,她不顾父亲反对,逃婚和表哥陆振舜去了北平。萧红的未婚夫汪恩甲是个官二代,相貌堂堂,在小学当教员,两人来往密切,萧红还给他织过毛衣。从后来萧红又跟他在一起来看,她反抗包办婚姻,带着一丝盲目,带着一些冲动,有点为了反抗而反抗。

受五四思潮的影响,民国时期掀起一股离婚的热潮。朱安在鲁迅眼里,成了上帝送给母亲的一件礼物,像后院枯井里的蜗牛一样,不见光亮绝望孤寂地过完自己的一生;张幼仪成了黏在徐志摩衣襟上的一粒饭粘子,被嫌弃被轻视;孙荃做了郁达夫一辈子女奴隶。

人不可能脱离时代而生存,萧红这样的热血青年,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进,全然不计后果,因为年轻,唯余一腔孤勇。鲁迅说:梦想是美的,但钱是紧要的。在《娜拉出走之后》里,鲁迅还说:娜拉出走后有两条路,要么回来,要么堕落。而年轻时的萧红对未来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又没有长者善意的指导,以至于后来一次又一次做出盲目愚蠢的选择。

三个男人,导致了人生的不幸

萧红先是为了求学,和未婚夫汪恩甲绝情分手。在北平,迫于家庭压力,并且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和经济实力,萧红和表哥各自回家。被迫回家后的萧红,和汪恩甲又和好了,但汪恩甲的哥哥汪恩厚不能容忍萧红的离家出走,代替弟弟解除了婚约。萧红到法院状告汪恩厚代弟休妻,汪恩甲顾忌哥哥的声誉,违心承认解除婚约是他自己的主张。萧红输掉了官司,第二次与汪恩甲绝情分手。

萧红半年前与陆振舜离家出走,如今又与未婚夫打官司,被视为“怪物”“异类”,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话对象。黑龙江省教育厅以教子无方解除萧红父亲张廷举教育厅秘书一职,她的弟弟妹妹不堪舆论压力,转往外地求学,全家搬到乡下老家。在乡下老家,萧红替佃户长工劝说伯父不要提高地租,伯父把她痛打一顿后锁在一间空房子里,派人拍电报催促她父亲回家,打算将萧红勒死埋掉,以免危害家族。小姑和小婶趁着夜深人静,偷偷放走了她。

萧红逃到哈尔滨,举目无亲,难以生存,投奔了她的前未婚夫汪恩甲。在萧红怀孕七个月的时候,汪恩甲突然失踪,为何失踪,至今成谜,但萧红一个人被仍在了旅馆,欠一屁股房租,房东扬言要把萧红卖到妓院去。

遇人不淑,是人生的一大不幸,但识人不明先是自己犯下的错。和汪恩甲的事闹得满城风雨,汪恩甲还能托付终身吗?既然抗婚就彻底决绝,但萧红藕断丝连,当断不断,完全凭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一步踏错,步步错。她自身性格中的软弱,生存环境的艰难,汪恩甲的绝情,命运像个无底的黑洞一点一点把萧红吞噬。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萧红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前来看望的人是萧军,第一次见面,触动心弦的是萧红散落在床上的几张信纸,随意涂抹的一首小诗:“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呵,春天来了!去年在北平,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萧军后来回忆自己当时的感受:在我面前的只剩有一颗晶明的、美丽的、可爱的、闪光的灵魂!……我马上暗暗决定和向自己宣了誓:我必须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来拯救她!拯救这颗美丽的灵魂!”

后来一场洪水,松花江决堤,萧军用一条绳子把萧红从窗口救走,英雄救美人于危难之中,才子佳人惺惺相惜,一丝崇拜加敬仰,被拯救的感动,演变成了爱情,萧红和萧军走到了一起。这段经历对萧红来说刻骨铭心,甚至在临死前还热切地盼望道:如果萧军在重庆我给他拍电报,他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那样来救我吧!使人无端想起紫霞仙子,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出现,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开头,可我猜不中这结局。

萧红也是如此,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萧红和萧军在一起的日子过得很清贫,冒严寒,忍饥饿,萧红在作品里写到:“没有青春,只有贫困”。但这竟然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二萧联袂,执笔闯天下,苦捱很久,终于可以吃饱饭了。萧军出现的萧红的生命里,最重要的意义是发掘了萧红身上潜在的文学才华,支持鼓励萧红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给了萧红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开创新生活的希望,也给现代文坛增添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

但由于对感情的不同态度,对文学的不同趣味,对生活的不同要求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两人之间的冲突日益激烈。萧军有些大男子主义,个性粗暴,情感轻浮,出轨家暴。胡风的夫人曾回忆说,朋友们在一间咖啡店相聚时,萧红为自己青紫的左眼解释说:“没什么,自己不好,碰到硬东西上。”一旁的萧军却斥责说:“干吗要替我隐瞒,是我打的!”

要知道萧军是有些武术功底的,在经过一番犹豫痛苦的挣扎后,萧红向萧军提出了分手,分手时萧红已经怀上了萧军的孩子。分手后,萧红把自己的情感和命运转交给了另外一个男人——作家端木蕻良。同年5月,两人克服端木家族的阻挠,在武汉举行婚礼。

对于这段感情,萧红说过一段话:“掏肝剖肺地说,我和端木蕻良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恋爱史。是我在决定同三郎永远分开的时候,我才发现了端木蕻良。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我深深感到,像我眼前这种状况的人,还要什么名分。可是端木却做了牺牲,就这一点我就感到十分满足了。”

萧红想要的也不过是普通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然而日本轰炸武汉,端木蕻良留下大腹便便的萧红,一人前往重庆。萧红又一次沦为别人的笑柄,无数人讽刺她指责她,“被端木抛弃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想念萧军的耳光”“何必这样快,你冷静一下不更好吗?”“难道你就不能一个人生活吗?”是的,她不能,她还是个孩子。

也许为了斩断心底深处对萧军的一点念想,也许为了治疗萧军留下的创伤,也许心底深处她太渴望爱和温暖,也许战乱岁月里她确实没有生存的能力,每次她想要依靠男人时,总是在危机关头被人无情抛弃。《奇葩说》有个辩题,“遇到危险,伴侣手刀逃跑,该原谅吗?”原谅不原谅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有一点,永远不要考验人性,愿意为你去死的爱情只出现在小说和电影里,饮食男女,吃五谷杂粮,谁都没那么高尚。还是蔡康永说得好: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欢喜。不道德审判,不轻易触碰别人的人生。

她不肯残忍地面对自己,所以轮到别人残忍地对待她。在她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历程中,有过15次以上的“离开”,从没有在一个地方真正住过两年以上,一直就在挣扎之中过活。所谓真正的幸福之光,人间之爱,并没照临过她,沐浴过她!萧红一生最大的亮点是遇到了鲁迅,在鲁迅的提携和激赏下,萧红出版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著作《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作为叛逆的五四儿女,作为一个弱女子,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不断抗争,她想飞,但最终还是掉下来,跌落人间!所幸的是,她笔下描绘的东北黑土地上的生活画卷,却在天空里留下明亮的痕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