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角度,进一步说为何边际贡献比毛利好?

2018-08-12  本文已影响999人  笑谈数据

在上一篇《产品是否要生产,仅看毛利可以吗?》我们提到,在做产品生产决策时,边际贡献这个指标比毛利更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其实从管理的角度,也是边际贡献比毛利更好。

相比边际贡献,毛利会更为大家熟知。因为毛利是一个纯粹的财务概念,它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体现在需要对外报告的财务报表中,历史比较长。而边际贡献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在财务中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伴随着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出现时间比较晚。

我们已经知道,毛利与边际贡献的主要区别在成本的分类上。依据这个区别,在计算净利润时,财务上也有两种方法:毛利对应的吸收成本法与边际贡献对应的可变成本法。

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针对同一项业务,它们可能会有不同的做账方法,进而得出的损益表的净利润不一致。

具体来说,吸收成本法是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材料、人工、可变间接成本和固定间接成本(财务上统称“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可变成本法是仅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人工、可变间接成本作为产品成本,将固定间接成本视为期间费用来费用化。

进一步,用公式表示:

吸收成本法: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可变费用+固定费用)=毛利-期间费用

可变成本法: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可变成本+可变费用)-(固定成本+固定费用)=边际贡献-固定成本&费用

直观一点,举例来说明:

某公司生产了100个产品,其中销售80个,每个售价100元。发生的直接材料1000元,直接人工2000元,可变的间接成本1500元,固定的间接成本3000元。另外,可变期间费用200元,可变固定费用600元。

这样,计算一下在两种方法下的营业利润:

吸收成本法:营业利润=8000-(1000+2000+1500+3000)*80/100-(200+600)=1200元

可变成本法:营业利润=8000-((1000+2000+1500)*80/100+200)-(3000+600)=600元

很显然,通过这两种方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是不一致的。哪个更准确呢?我们可以先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差异。

我们知道,两种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固定成本是否分摊。而固定成本的分摊大小取决于产量与销量的比例。

1. 如果产量=销量,那么就能够实现完全分摊,这样吸收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等于可变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类比上面的例子,即公式中“80/100”变成“100/100”,那么计算结果就是一致的。

2. 如果产量>销量,那么就会出现分摊不足,这样吸收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大于可变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上面的例子即是这种情况。

3. 如果产量<销量,那么就会出现过度分摊,这样吸收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小于可变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类比上面的例子,可以将公式中“80/100”变成“120/100”,那么计算结果就是前者小于后者。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吸收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受到产量与销量的影响。这就给了人为操纵利润的空间。比如当销售不好的时候,企业依然选择生产更多的产品,虽然表面上来看,带来了更多的利润,完成了业绩考核。但其实部分利润是虚增的,它们以库存的方式在占用公司的资金,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而可变成本法下,营业利润仅是销量的唯一函数,即不受产量的影响,与销售业绩直接挂钩,不利于人为操纵利润。

所以,从管理的角度,可变成本法下的边际贡献比吸收成本法下的毛利对企业经营更具有指导意义。这也正是为什么边际贡献这个指标会被大量用来做分析决策,比如本量利分析、盈亏平衡分析、产能利用率分析等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