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熬的心灵鸡汤,味道怎么样?
世间的繁华皆是虚无,书中的宁静方得永恒。
结束暑期带娃的日子后返琼,一个人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可以半个月不出门(为了防疫大计,主动自我隔离)。这下,终于可以静下心来,慢慢翻看所谓的“无用”之书了。
但是,本着在《哲学家都说了些什么》这本书中学到的实用主义精神,我还是打算,每看一本书就写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心得。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菜根谭》这本书。这部明朝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采儒、佛、道三家思想,以心学、禅学为核心,论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等特色为一体。
正所谓“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正是《菜根谭》这本书名字的由来。它也是一部激荡人心、催人奋进的中国文学作品……所以也被今人称为古代版的心灵鸡汤。
世人对这本书评价自不必多言,但我最欣赏的是其融经铸史,亦骈亦散,兼采雅俗,文辞精妙,精炼深邃,对仗工整,读之令人欣然陶醉,豁然开朗,神驰万里。
此篇主要跟大家分享几则令我读来亲切醒豁的修身语录。
1、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这句话让我想起战国四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对这段历史较为熟悉,故不赘述。其实,救赵之后发生的故事也非常精彩,在《资治通鉴》里面,是这样讲的:
信陵君在私自窃符用兵帮助赵国大破秦军后,担心魏王降罪于他,不敢归魏,遂派将领率军先行回国,自己与门客留居于赵。赵王与平原君商量,打算拿五座城池封赏于他。庆功宴当天,赵王亲自打扫迎接,为表敬意坚持带着信陵君沿西阶而上。然而信陵君却谦虚辞让,坚持循例从东边阶梯侧身行走。只见他一边走一边自称罪过,说自己对不起魏国,又无功于赵国。看到信陵君如此戒惧敬慎,赵王口中不再忍心提及分封五座城池之事。后来,魏王得知此事,为了体现自己一国之主的风度,未对信陵君有丝毫斥责,继续保留了他的封号。
2、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这段话告诫我们:想要建功立业,每件事情都要脚踏实地,若一心贪慕声名,难修正果;想要讲道修德,每个念头都要建基于精神世界,若稍有计较功效,便会落入俗世尘网。
这让我想起禅门一段著名的公案,讲的是梁武帝萧衍与达摩祖师俩人一次不愉快的对话。梁武帝是一位十分虔诚的佛教徒,为了支持佛教事业,曾四次出家为僧,每次都让大臣们斥巨资把他赎出来。昔日禅宗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尊者,泛海来华。武帝见后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尊者答道:“并无功德”。
是不是十分讽刺?
经过一番对谈,两人话不投机。达摩祖师见弘法度生的因缘尚未成熟,于是一苇渡江后来到少林寺面壁九年,这就又有了达摩面壁的故事……此为后话。
3、身不宜忙,而忙于闲暇之时,亦可儆(音同警)惕堕气;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摄之后,亦可鼓畅天机。
这段话提醒我们:要平衡好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关系。身体若过于劳累会影响健康,但过于悠闲的生活容易使人散漫怠堕、不思进取。所以闲暇时也要充实自己,让自己有事可做,戒除懒怠;另外,精神高度之后的放松,更能激发人的灵感,所以要劳逸结合。
这里有一个陶侃搬砖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
陶侃是东晋名将,因功勋卓著为大将军王敦所忌惮,被降为广州刺史。陶侃在广州清闲无事,常常在早上把一百块砖搬到书房外边,傍晚又搬回来。别人问他其中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难担大任。”可见,在古人看来,在悠闲之时也能常保警惕,方能凝聚心志。
所以,看到这里,各位有娃的家长们,无论是鸡娃派还是放养派,知道该如何安排双减后的孩子们了吗?
4、一点不仁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便可为万物立命、天地立心矣。
北宋大儒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最能体现中国文人敢于担当的襟怀,也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
通常人们认为天地是无心的,人心即是天地之心,因此怀有“仁”心的为官者是百姓之福音,对生民万物的那一丝不忍就是“仁”心。
读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苏东坡的一首五言诗:
钩帘归乳燕,穴窠出痴蝇。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居于贫屋,钩着不敢放下的窗帘,是为了让乳燕能归来。看到冲撞窗户的愚痴苍蝇,赶紧打开窗门让它出去!担心老鼠饿死,时常为它们留一点饭菜。担心飞蛾扑火,夜里不忍点灯。
相较于“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样的诗句,苏东坡在这首小诗里所记之事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是隐藏在这首诗背后的,却是他伟大细致的心灵。
我们都知道,苏东坡一生颠沛流离,最穷的时候“房梁挂钱”艰难度日。但即便如此,苦痛的生活并没有熄灭他的仁心。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他的仁心体现在他用一种非常微细的爱来观察万物。在他的眼里,看见了乳燕回巢的欢喜,看见了痴蝇被困的焦急,看见了老鼠觅食的心情,也看见了飞蛾无知扑火的厄运。他也做到了“善小而为之”,而这善行的背后,是他悲天悯人的大爱。
大概正是因为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所以苏东坡无论被贬何方,无论条件如何艰辛,他都能以民为本,立不朽之功泽被后世。在杭州,他治理西湖,筑成苏堤,如今“苏堤春晓”已位居“西湖十景”,让江南春色更多了一幅盛世图景;在儋州,他创办书院,教书育人,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海南这方文化的沙漠,自他来后,海南才开始出举人……
5、功夫自难处做去者,如逆风鼓棹,才是一段真精神。学问自苦中得来,似披沙获金,才是一个真消息。
这段话告诉我们,做事自难处去做,如顶风划桨,这才是成大事的真谛。学问自苦中得来,似沙海淘金,这才是做学问的真奥义。
最近看《脱口秀大会》,李诞一直在diss那些为了炸场在段子里私夹谐音梗的演员。之前我一直不解,谐音梗也很搞笑啊。后来看了《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这本书,才知道他一直主张脱口秀演员,应以曾国藩“取法其上,得乎其中”治学精神为榜样,磨炼技艺。在他看来,谐音梗其实是最简单的,若不弃之,如何精进笃行?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个遍“网”是黄金的时代,太多人追求以速成的方式,学会某一样技能,以为这个世界上的打怪秘籍就像《天龙八部》中无量洞中的神卷,带有主角光环的人捡到后花三天就能练成盖世神功,威震武林。殊不知,在现实世界里,最容易学的功夫不叫真功夫,最容易赚来的财富也终将会失去。
李诞在脱口秀工作手册这本书中写道:
别离开战场,别离开战友,别离开敌人。
最好的学习,也就是在实践中学,以赛代练,错得够多了,自然就学会了。
如果你的目标是这场一定要炸,那准备永远是徒劳的。
如果你的目标是变成一个越来越强的脱口秀演员,
那就请永远做好准备。
我们宁愿要有意义的失败,也不要无意义的成功!
……
以上分享,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