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替这个孩子感到可怜

2017-09-12  本文已影响40人  郑一文

上周,上海退休老教授痛批幼升小的文章刷屏了。在上海,考得上四大民办小学的是牛蛙,考不上的是青蛙。这位老教授全家花了3年时间准备,结果他的外孙在今年的幼升小竞争中失败,还得了抽动症

这里科普一下,抽动症是患儿不由自主地挑眉、眨眼、手脚乱动,无法集中注意力,严重的无法进行基本的社交活动。

这个6岁孩子得了“抽动症”,很可能是长期受精神压力所致。你会问,一个尚未上小学系统学习的孩子,怎么会有压力呢?

文章中透露,为了使这个孩子不输在上海幼升小考试,他们全家已经花了3年时间去准备。早在3年前,孩子每天、每周、每月要接受KPI考核,考的是新学的知识点和英文单词。

3年!一个本性天真的孩子长达1000多天接受知识灌输,难怪会有长期的精神压力以致诱发抽动症。

面对孩子考不上名校,老教授一家是这样反应的:

老教授:撰文痛批上海的教育制度

孩子妈妈:托关系找另一家民办小学

孩子爸爸:找留学中介,准备陪孩子留学读书

等等!这孩子得了抽动症,治疗呢?

难道他们不清楚,孩子这病是因学习压力而起,强行塞进名校或是留学只会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我想,这孩子的父母和外公,只关注他如何读上名校成才,其他的都不是事儿。

文章最后没有讲这孩子去哪读书。我猜想,不管这孩子走那条路,有一个结局是肯定的——他的抽动症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未来到了不能上学、无法社交的地步。

这篇文章经多个公众号转载,获得不少人共鸣。一线城市的教育压力,远非我们这些吃瓜群众能想象的。

千千万万个孩子走名校升学独木桥,失败的不止这个孩子。

我替这个孩子感到可怜,可怜他得病之后家长继续加码施压,可怜他父母有能力辞职出国陪学都不舍得陪他静心养病。

即使没啥医学常识的人都会想到,一个由精神压力诱发的抽动症,有效的治疗手段应该是心理疏导而不是药物。这孩子的父母,一个毕业于国内名校,一个是海归,他们不会不懂。他们实在太关心孩子能否读名校,以至于孩子的心理出问题对他们来讲不算是问题。

可以想象,生活在望子成龙的家庭,年纪轻轻得了心理疾病的孩子(比如自闭症、抽动症),反复出没在大医院专家门诊。可能那是他们和父母最近距离接触的时光,等看完专家、领药回家之后,再度奔赴在各大培训班的路上。

这是那些孩子的唯一出路么?我相信赞同老教授那篇文章的父母都是这么想,无奈又如何,难道让孩子休学、夫妻一方辞职在家陪伴?对很多人来讲,那是不可能的事。

我没有得多动症、自闭症的孩子,不知道这对家庭会有怎样的影响。但我读过一本书,比那个得抽动症更严重的孩子,她的父母选择陪让她休学、一家人下乡生活,不到一年时间疾病不治而愈。

广泛阅读的好处,就是感同身受地体验一把别人的人生。

这本书《下乡育儿》,真实记录在2010年以后北京的一个患有心理障碍的儿童在父母帮助下重新融入学校的故事。

这个孩子到了读小学的年龄,却连续换了几家小学都无法适应,不得不辍学在家。虽然父母在家陪伴,但这个小孩仍然天天做噩梦、无法跟同龄孩子相处,只能靠父母陪着玩耍,更不要说读书识字之事,一家人日夜颠倒地过日子。

后来孩子的父母在朋友的指导下,到了北京郊外租一家农舍居住,试图给孩子换个环境生活。在乡下,这个孩子和父母慢慢过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孩子居然学会了生火、煮饭、洗碗、独自去买菜、养小动物等生活技能,慢慢地恢复正常的社交和学习能力。后来这孩子回到城里面读书。

家有学龄儿童的父母都明白,孩子害怕上学、抗拒陌生人,甚至有心理问题,是非常难搞的事。一旦孩子发展到出现心理疾病阶段,绝对不是多花点时间金钱去看专家号可以解决。

但很多有学识不差钱的家长,选择把他们的孩子丢给学校、丢给医院。

他们由始至终觉得,孩子读书成才是第一要事,其他的都不重要。

如果孩子心理垮了,变得胆怯懦弱,甚至无法正常社交,以后怎么上学?更何谈成才!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到了有躯体症状的地步(比如抽动症)时,家长可以有很多选择:选择责怪孩子,怪他不如别家的孩子,懦弱、无能;选择责怪带孩子的老人家,怪他教养出如此没出息的孩子;选择责怪学校,怪学校老师不会教育;选择责怪社会制度,怪这个畸形社会只认牛蛙。

但,有那么复杂吗?

像上海老教授那篇炮轰教育制度的文章里,几乎没有孩子的发声。他的想法,肯定不作为父母做任何决定的参考。想要这孩子长大成为一个正常人,在那个家庭里,挺难的。

而一个孩子要正常成长,有正常的自理、社交和学习能力,真的很难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