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文/枨默
——周国平
1
朋友让我陪他参加一个聚会,说多个人可以做伴,我起初推脱着不去,一来是觉得去了谁都不认识,玩不开,二是本身并不是很喜欢太过于热闹的地方,尤其当周围都是陌生人。
最后在朋友的软硬兼施,并且堂而皇之的打出了感情牌之后,还是就范,答应去参加聚会。
两个人赶到KTV房的时候,其他都已经到齐,十几人男女对半,果然都是生面孔,女孩子都扎堆着唱歌聊天,男孩子大部分都在喝酒玩游戏。
简单的自我介绍,客套几句,找了个灯光昏暗的角落坐下。
不一会有几个人过来打招呼,碰了碰杯,有一句没一句聊起来,这时朋友指着我向他们介绍道,“我这个朋友很厉害哦,文采好,懂设计,会修电脑,特别是电脑方面特别厉害,….”。接下来是对我一阵吹嘘赞美。
我并没有因为朋友的赞美而高兴,相反显得十分尴尬,干笑着一个劲的说“没有没有”。我知道朋友想让我尽快融入其中,可是这种环境下这样的方式让我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
我不会说好听的话,也不会说阿谀奉承的话,又怕他们觉得我高冷不近人情,只能一直保持微笑的脸。心里想着,你是谁?他是谁?她又是谁?
可能最后大家都觉得尴尬,朋友识趣的停止了对我的“介绍”,其他人笑着走开了,朋友也加入了其中玩了起来。我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安静的听着她们唱歌。
一群人狂欢时的孤独,有时会胜过一个人独处。
最后回来的路上,朋友对着我说,“你这样不懂人情,以后会很吃亏的”。我皱着眉说,“下次这种聚会不要叫我了”。
我同样喜欢和自己的朋友呆在一起,联络情感,大声欢笑,但我不知道如何和一群陌生人迅速熟络,我没办法在一群陌生人中谈笑风生,也没有要加入其中的想法,所以我宁愿一个人呆着。
待人友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性格,人生不需要刻意迎逢,朋友更是。
2
我想起了我的朋友橘子小姐,她说一个人的时候总是显得特别无聊,她讨厌这种孤独感滋生的感觉。所以她很少让自己一个人呆着。
“我宁愿和不喜欢的人呆一起也不愿自己独处”。
“你的孤独主要表现在你太懒,或者说不懂生活。”我是这么和她说的。
要知道,人这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与自己的独处中度过,所以不管愿不愿意,总要学会与自己独处。
而像橘子小姐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其实不胜少数,甚至我也曾一度成为这样的人。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孤单无聊,潜意识勉强自己去融入一些并不喜欢的所谓的圈子。这样的社交,与其说是无用,不如说是在浪费时间。
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你才会拥有更好的社交。
怎样的生活才算是有质量的生活,或者怎样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当然,这里指的提高生活质量除了物质上的提升,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提升。
而这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你要耐得住孤独,专注自己正在做的事。
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最简单的可以是,放首舒缓的音乐,泡一壶茶,或者一杯咖啡,放松心情,放空自己。
比如去看一场电影,听自己偶像的演唱会,或者去看看画展、听听音乐会,可能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如果你喜欢文学,那你就静静的读书,有输入才有输出。更要养成一个健康的作息习惯,你可以去健身房锻炼,当然也可以去户外跑步。
学习新东西,不仅仅是看书,比如重新学一门外语,或者绘画、乐器等,培养自己良好的兴趣爱好。
努力提高自身,专注于生活,保持乐观的心,不论你是群居还是独处,都会是是幸福的。
当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素养的人后,你会发现,你接触的人也是如此。中国有句古话叫“物以类聚,人与群分”,毕竟,良好的社交是建立在三观相符,趣味相投之上。
而我们,正努力成为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