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个月“能否具备复工能力” 将决定智能家居企业的命运?

2020-02-10  本文已影响0人  智哪儿

连日来,疫情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国新增疑似病例数下降明显,新增治愈人数连日超过新增死亡人数。而治愈人数的大幅度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而目前,各地均已出台企业复工的相关通知,但复工需要符合政府的防疫要求,目前仅有部分企业获得了许可,开始进行复工生产。

目前,在智能家居行业中,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海尔、小米等企业获得了政府的复工许可,开始了2020年春节后的新生产经营活动。当然,除了以上企业之外,还有不少的企业没有获得复工的批复,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未来3个月之内,智能家居相关企业能否具备复工能力,将会成为企业接下来发展的关键!

本次疫情的快速蔓延,导致了大批企业连续停工停产,就连以往不少全年无休的企业也被迫停止了生产。虽然目前疫情控制情况向好,但不断扩散的疫情还是导致大多数企业的复工一再延期,这对于不少的企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对于企业来说,在接下来的时间,能否最快的获得复工许可并有效复工,将会成为企业能否继续良好发展的决定因素。

首先,本次疫情导致企业的长时间停产,进而导致企业的订单流失,而对于出口外贸产品的企业来说,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大量的订单流失,会直接会破坏其生产力,引发其生产经营危机,造成大面积的失业。由于订单流失和合同违约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逆转的,一旦企业的亏损过大,企业距离破产也只是一瞬间。因此,企业负责人都想要尽早复工,尽量避免风险。

其次,企业复工时间越晚,企业承担的成本就越高,这其中包括:企业的房租成本、企业的人力成本,企业的资金周转成本。不止智能家居行业,连餐饮界的大亨西贝,都直言目前的资金最多维持三个月的成本支出。可想而知,对于一些体量较小的智能家居企业来说,复工时间越晚,其面临的损失和风险也会指数增长。

最后,本次的疫情扩散范围和传染性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因此企业想要取得复工批复也需要严格的审查。只有企业真正具备了复工的条件,得到了复工许可后,才可以进行有序的生产经营恢复。而这也需要企业进行相应的制度改变,例如定期消毒,配备口罩等,这也会对企业的产能恢复爬坡和经营带来一定影响。

综合来看,企业越早得到复工许可,就能够尽早的减小损失,降低企业风险。但本次抗疫战争在短期内恐怕难以结束,因此,企业也需要做好“边抗疫边生产经营”的准备。同时,疫情的传染性也使得企业复工的风险大大增加, 因为一旦有员工感染,就意味着全厂需要隔离全面停产,这将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未来3个月内,智能家居企业的命运将取决于其复工准备与防护管理的能力。目前,让那些“具备复工能力”的企业先行开工,其它企业积极做好复工准备,按照相关安排进行有序复工。只有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共克时艰,在做好全员防护的前提下,尽快的把企业生产经营拉回正轨,才能打赢这场防疫战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