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七)长寿的古人

2018-03-04  本文已影响0人  季孟秋

长寿的直观定义就是人能活很长。不过放在历史的语境里看,“长寿”的语义容易发生扭曲。比如说康熙,中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御宇61年。可他本人实际上才活了68岁。这个年龄放到今天来看,怎么也算不上是长寿。当然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古代来说,68已经很了不起了。

本人认为古人的所谓高寿,除了彭祖陈抟这类传说人物之外,真正判断一个人是否长寿,不仅包括年龄,也应该包括此人经历了多少历史变动。为此我和朋友在网上四处寻找经历各种风雨而不倒的古代人瑞。我首先想起的是三国时期的司马孚,司马懿的弟弟。此公生于180年,卒于272年,一生经历了东汉灵帝、少帝、献帝,曹魏五帝,蜀汉二帝,孙吴四帝,亲眼见到自己的侄孙司马炎登基。92岁的一生经历了15个皇帝,亲眼见到大厦倾覆、狼烟四起,全国山河从分裂到接近统一,自己的家族经历宫廷内乱及政变,脑袋挂在裤腰上。这92年活得叫一个精彩。

另外一个能长寿而不倒的古人便是郭子仪(697-781)。这位唐朝名将一生经历了武后、睿宗、中宗、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七朝,正好是唐朝走向极盛,突然急剧转向衰落的84年。郭令公在58岁前以武举从军,当了多年的低级军官,籍籍无名。谁知安禄山兵起,他以近花甲之年在安史之乱中打满全场,成为一代名将。随后又参与西拒回纥之战,使长安免于兵燹。难得的是天下平定后,老令公手握兵权而不受中央政府猜忌,死后谥号“忠武”,这基本就是后无来者的一个荣誉了。

朋友找了一个偏门人物,赵佗,南越武帝。这个人生于哪一年搞不清楚,有人说是公元前240年。他居然是河北真定人,跟常山赵子龙是同乡。只是赵佗出生于战国末年,秦始皇派他去平定百越。仗打得还不错,眼看要班师时,陈胜吴广起义了,天下大乱。赵佗干脆自己在百越割据建国,当起了皇帝——其实是个小国王,后来还对汉帝表示臣服。这个小国王当得很爽,足足干了81年。到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才龙驭宾天,活了103岁。别说陈胜吴广,什么刘邦项羽周勃陈平一世英雄对赵佗来说都成了浮云。在他去世那一年,霍去病已经三岁,再过若干年就要登上历史舞台了。

在本文中写这么些的长寿风云人物有什么意义?对比他们,历史上有个长寿的人物非常值得纪念。他就是伏胜,一名书生,生于公元前260年,卒于公元前161年,活了99岁。从生卒年月看,他比赵佗年纪还大一辈。秦始皇为了统一而问政于儒,给自己找了70个学者当顾问,名为博士。伏胜是70个博士之一。始皇帝统一宇内,觉得儒以文乱法,留不得,便来了一轮焚书坑儒,其中被烧掉的一本著名的典籍叫做《尚书》。伏胜逃过坑儒一劫,然后甘冒奇险,将百篇《尚书》藏在房间夹壁里。秦亡之后,汉朝当局四处搜寻佚失的古代典籍,伏胜以90多岁高龄,整理残存的《尚书》,得28篇,成为《今文尚书》的主要篇目。《尚书》的其余篇目,至今仍旧是考古一大课题。2008年清华大学在一批出土的战国时期竹木简中发现了《尚书》残篇,轰动史学界。可见中华文明至今绵延不绝,伏胜等一干学者居功至伟。

就这么来看,帝王将相、白衣卿相与皓首穷经的书呆子,哪个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更大,还很不好说呢。也许后者在历史上也会有自己流星般炫目的光芒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