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研究生毕业不要求发表论文”
最近,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教授有句话火遍网络:“大学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编辑和审稿人”。
随后,有些人提出研究生毕业不需要发表论文,我感觉,这个结论有点武断、对研究生不能一刀切。
确实,研究生学术能力决不能仅由一定数量的小论文确定,但也不能仅仅看学位论文,而应该是由小论文、学位论文等综合评判,不让学生是否毕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小论文是学术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一种象征。邱勇教授在演讲时还有一句话:“2020年,清华大学没有一位研究生同学因为论文发表数量没达到要求而不能申请学位”。清华大学的研究生确实优秀,毕业时都满足相应小论文的要求,为之称赞和庆贺;其实,所有学校的硕博士毕业也都达到了小论文数量的要求,否则他们毕不了业。研究生,顾名思义,做相关研究的学生,是以培养学术创新能力、引领中国未来科技为目的而培养的人才,自己研究的相关成果发到了国内或者国际刊物上才能被同行业研究人员知晓。如果一个研究生在求学阶段没写论文,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写论文将遇到很多困难,论文格式、论文逻辑、语言组织、参考文献引用等等,与学位论文的模式还是有不少差别的。所以,小论文还是要写的,不过要因才施策、量力而行,不能所有学生都要发“一区、顶刊”,但也不要不要求,尤其是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博士研究生,我 认为是必须要发论文的,硕士研究生可以有所差异。
毕业要求一定数量小论文该学生能毕业,是约束导师权利的一种形式。行业特色型学校,导师和学校有相当大比例的收入来自于项目,所以,某些研究生在整个读研期间担负了老师的“项目打工人”,“老板”的称谓还是挺合适的。高校硕博士毕业答辩时,评委是由导师自己联系的,一般都是熟人;而且导师在答辩会开始会介绍学生情况,也会有些语言导向,很多评委会根据导师的导向给答辩结果定调。同时,如若导师权利太大,道德品质不达标的导师会以毕业“要挟”学生,令其做项目等其他事物,或者没有达到导师其他要求就是不让学生毕业,由此类事情而引起学生以跳楼等方式自杀的现象每年都有,对这些学生表示痛惜的同时要唤起大家的重视。如果学生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小论文就能毕业,从另一方面就约束了导师的权利,为学生维权奠定了基础。
怎样去裁定一个研究生达到了毕业标准?不知道,这的确是老大难问题,不论从何种角度都会有问题产生,希望不远的将来会有一个定论。
最后,我认为,博士研究生毕业还是要有小论文数量要求,硕士研究生可不限制;其次,要限制导师权利,更要限制导师让学生做项目的数量,让学生有自己的权利去追求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