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青年作家创作学会且行且思天涯简书共风流

羊坑人家8 灶根的婚事

2018-11-18  本文已影响26人  孙葭湄

灶根自此在孙扬氏家住了下了,他把自己过去读过的书都搬了来,又仔细回忆私熟先生是如何一步一步教自己的,他照样画瓢,由于他的认真负责,几个小孩倒也进步挺快。

家中三个孩子加上二发家的授文,学生共四人。后来村里其他人家小孩又陆续来了几个,私熟学生将近十人。

中午吃饭时灶根和大发家三个小孩在前堂吃,孙扬氏和大娇在后堂吃。

离得近的小孩中饭都是回家去吃的,离得远的孩子就拎一只小竹篮带饭来,大娇烧饭时把他们带来的饭蒸上。

授文每天早上从邻村过来,他背着一个布书包,手里拎一只精编小竹篮,小竹篮有盖,那盖形状和西瓜皮帽子一模一样,上面也和西瓜皮帽子那样有个小滴头。小竹篮里是一只蓝边大碗,碗里是一碗饭,饭上面盖了点莱。小娇让授文也和别人家小孩一样,天天带饭来。

大娇很不高兴:“授文是自家人,还带饭来,太见外了!”

孙扬氏说:“这不是一天二天的事,天长日久的,就让他带吧。”

大娇说:“二发不也是您儿子?这样做您不怕人人家说您偏心大发?”

孙扬氏说:“大发孝敬我的糖果点心,我会给授文吃,但带饭就让他带吧。到底你们分了家的。”

大娇执意不肯,每天总让授文和自已的几个孩子一起吃。晚上总让授文把饭菜拿回去,并说:“以后不许再带饭了。”

经过大娇的坚持,小娇不再让授文带饭了。但二发坚持会经常送米送菜来。

灶根教书认真负责,他的一丝不苟的态度,倒也使几个小孩进步挺快的。

几个小孩不仅识了许多字,会背许多诗,还学会了打算盘。看着几个孩子的进步,孙扬氏很是高兴。

几年过去了灶根更是长成了一-个帅气的大小伙。村里的姑娘们有事沒事总喜欢往孙扬氏家凑。

灶根为了增长自已的知识,弄来许多书,他晚上总是孜孜不倦地看书,他希望提高自己,这样才能把更多的知识教给学生,也不辜负孙家对自已的信任。

晚上灶根在房间中读书的时候,村里的姑娘们总会找借口来向灶根请教。姑娘们在灶根房里边问边嘻笑着。

羊坑王婶家前几年翻了瓦房,王婶家儿子又娶了媳妇,但是去年王婶的儿子吐血去世了,大家都说造屋太吃力累的。

羊坑村王婶家新媳妇是村里最俏的。她身材丰韵娉婷,她嫣然一笑,真是百媚生。

村里姑娘们到灶根这里来玩的时候,王婶媳妇也会跟着来。但是她总是不声不响地站在角落里看着。但她那含情脉脉的眼神一刻也不会离开灶根。当灶根向她投去一瞥时,她的眼神又慌忙躲开。

这一切当然逃不过孙扬氏的眼睛,她心中很着急。不光是王婶媳妇是寡妇,而且王婶放出话来:“媳妇要改嫁必须做王家上门女婿,我儿子死了,媳妇再改嫁出去,那是决然不行的。”

而灶根家只有他一个儿子,当然也决不会让儿子去做上门女婿。

虽然孙扬氏看到灶根和王婶媳妇从不单独说话,更没有单独在一起过,但王婶媳妇脉脉含情的眼神,加上王婶媳妇那百里挑一的俊俏模样,这都不能不使孙扬氏担心和着急。

孙扬氏让二发去香田一次,二发对灶根爹娘说:“灶根年纪不小了,应该早点结婚才是。”

于是灶根爹娘就四处托人,草坞有家张家,女儿年龄和灶根相配,人长得也俊。

隔了几天,灶根爹爹让灶根回去一次。灶根爹带他去草坞相亲。

灶根说:“我结婚后就要回家住了,那孙家孩子谁教呀?”

灶根沒有给对方明确答复就又回羊坑了。

孙扬氏听灶根告之的一席话后说:“灶根,结婚是人生大事,你爹娘年纪也大了,你应该早些结婚了。至于茀文授文,他们跟你也学了不少东西了,算账记账打算盘也都会了。大发说明年想要带茀文到屯溪去,将来,店里的事总是要交给茀文的。”

灶根爹娘又多次来催,灶根也就打算回家了。

孙扬氏叫大发拿出一笔钱给灶根:“这笔钱你拿去当聘礼还会有积余,无论你去做点小生意或是自已在香田办个私熟都是可以的。”

灶根慌忙说:“我平日都是拿过薪水的,还吃住在您家,断然是不能接受这额外的钱了。”

孙扬氏说:“灶根,我把你和茀文授文一样看待呢。孙子结婚奶奶送点钱是理所应当的。”

灶根还是拚命推辞,孙扬氏说:“灶根,你再推我可要生气了。这样吧,你房间的书都留下给茀文看,这钱就算是买你的书的钱,这总可以了吧?”

见孙扬氏这样讲,灶根只能接受了。后来灶根爹娘知道后,灶根爹特专程到羊坑来致谢。孙扬氏说:“应该的,应该的。”

第二年春天,灶根结婚了,新娘虽然沒有王婶媳妇那样娇媚,那样百里挑一,但也生得俊秀。

结婚那天,大发二发带着小孩都去吃喜酒。大发二发各自送上一只红包。

灶根娘说:“我家灶根结婚的聘礼不都是您家送的吗?还送红包?”

大发说:“我娘说那是买灶根的书的钱呢。”大发二发几个孩子都到楼上去看新娘子了。

灶根今天也很高兴,他说巳经决定在香田开自已的私熟了。他己把之前那间小时候的私熟整修一新了,面积也扩大了一倍。

看着灶根的高兴样,大发二发也都笑了起来。

在灶根家住了一晚,大家回到羊坑家中。

孙扬氏对茀文说:“你以后就住到灶根住的房间中去吧。我己叫你父亲帮你添一只书橱了和一张书桌了。。”

第二天大发买的书橱书桌送来了,摆在茀文房中。茀文把书桌放在窗前,书橱靠里面墙摆放。灶根的书很多,茀文把书按不同分娄一排排放好。

孙扬氏到茀文房间一看,笑了:“这是茀文的书房呢。”

大发说:“今年你多读些书,明年带你去屯溪。”

茀文笑着说:“听见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