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21天零基础写作训练营读书

在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学会了这些方法,就能获得终生的幸福

2019-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六月学写作

前几天去参加同学聚会。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开始围绕幸福这个话题聊起了家常。许多同学都抱怨说现在都有房贷车贷,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我们把目光都投向了同学张峰。张峰是我们同学中混的最有出息的一个。我们认为他应该是我们之中最幸福最快乐的一个人。

十几年前,张峰在家门口开了一个小店,用了3年时间,慢慢从零售店做到小超市,后来他又在我们的城市开了十几家连锁超市,经营连锁超市让他赚得金钵满满。

后来,正好赶上房价起来那几年,他又开始做房地产生意,现在已是身价千万。

在我们看来,张峰无疑是成功人士。可是张峰却给我们说:自己经过十几年的打拼,钱多了,但是快乐却少了,也没感到生活的幸福。

这次同学聚会让我引起了深思,为什么有钱没钱我们都没感觉到生活的快乐。

正好看到《幸福的方法》这本书,读完以后让我对幸福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三个重点内容:

1,四种人生模式的不同幸福。

2,在人生的三个重要阶段,如何才能幸福?

3,活在当下,接纳自己,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生活。

《幸福的方法》这本书的的作者是美国人泰勒·本——沙哈尔。作者泰勒·本——沙哈尔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他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课程,曾被哈佛学生推选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他本人也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哈佛导师。”

01  四种人生模式的不同幸福

作者在本书中,把人生分成4种类型:其中不幸福的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不幸福的类型是忙碌奔波型,也就是牺牲眼前的快乐。忍辱负重,感觉不到过程的重要性,他们的幸福标准以追求未来目标的成功为快乐。

作者在书中给我们讲了蒂姆的故事。

蒂姆学生时代以追求成绩优秀为目标。他认为学生的成绩就是成功的唯一标准。上高中时虽然对学业和校园没有好感。但是他还是全力以赴完成学业。

收到大学通知书后的没几天。焦虑代替了高兴。他担心在大学里如果不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无法与大学同学竞争,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在大学4年里,为了打造一份漂亮的简历。他选择了不感兴趣的选修课。当看到过得光鲜的成绩单以后。这些开心的感觉,又没有维持多久。

蒂姆参加工作以后,他就又以追求事业的成功为目标。

为了让自己更快的晋升,他顶住工作超负荷的压力,努力工作,终于成了一名公司的合伙人,拥有豪宅,豪车和巨款。但是他并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幸福。

像以蒂姆为代表的忙碌奔波型的人群,他们的错误观念是一旦目标实现,就会开心快乐。他们认为目标实现了就是幸福。但是这是一种“幸福的假象。”

这种幸福是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不能长久维持,其根本原因是这种类型的人习惯了关注更远大的目标,他们的目标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他们认为能否达到目标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社会只奖励成功的人,而不看重正在努力的人。因此他们只看重成功后的快乐。而忽视了过程的享受。所以他们到目标实现以后,就会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失去了幸福感。

第2种不幸福的类型是享乐主义型:这种类型的人只关注当下的快乐,及时行乐,逃避痛苦,今朝有酒今朝醉。像吸毒者,网游上瘾者,混日子的员工。 他们的目标感不强。只要眼前开心快乐就值得去做。

第3种不幸福的类型是虚无主义型:这种人放弃追求幸福的过程和结果。他们认为怎样努力都没有办法幸福,怎么也不可能改变生活的现状。这种人的心态常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态。

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曾用两组人试听噪音的实验来说明人很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斯里格曼让两组受试者听噪音,第1次听噪音的实验中,第1组受试者有阻止噪音的方法,第2组受试者没有阻止噪音的方法。

接着他又让这些人进行第2次听噪音的试验。这一次两个组都有阻止噪音的方法。

但第2次听噪音的试验结果是第2组受试者无动于衷,他们受第1次实验的影响,陷入习惯性的思维,不主动去寻找阻止噪音的方法。他们面对眼前的不幸,看不到任何的希望,从而会选择放弃,向困难低头。

这三种不幸福的类型人生,都对幸福抱有自己的一种偏见。

忙碌奔波行认为忙碌奔波行认为只有实现目标后才是幸福,他们感觉不到过程的快乐,享乐主义型认为“快乐至上”,他们只注重享受短暂的快乐过程。而虚无主义型既不看重过程,也不着眼目标,他们只做生活的奴隶,是最可怜的一种。

那么幸福类型的人生是什么呢?

其实,感悟幸福型才是人类真正的幸福类型。

那么什么是感悟幸福型?

感悟幸福型是既快乐的享受现在的美好时光,又能给自己设立一个源自真我的目标,并快乐的享受为目标奋斗的过程。

感悟性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的游逛,而是体验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感悟型幸福与金钱无关,而是来自内心的真正的快乐感受。

作者又给我们讲了一个教师玛瓦·科林斯的故事。

克林斯创办了一个城西预备学校,这些学生专门收留品行恶劣或是成绩不好而被学校开除的学生。

这些被社会看成是无药可救的学生,在克林斯的教育下,后来几乎都考上了大学。

克林斯本来在“一家资产数10亿,人人都可能获得巨额财富的集团工作。”但是她为了创办学校,因经济结局常常面临学校倒闭的危机时,她们认为自己选择做老师是值得的。因为她在教学中体验的快乐是任何钱财都买不到的。

克林斯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是拥有多少金钱,而是来自内心的快乐。

无论哪一种人生类型。我们都要遵从幸福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的原则。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02  在人生的学习,工作,婚姻这三个重要阶段,如何达到幸福?

马克·凡·都仑说:“教育是获得幸福的最好机会。”我们先来看学生阶段如何达到幸福?

作者在书中给我们介绍了两种学习动机模式,“溺水模式”与“心流模式。”

溺水模式的学习是学生为了迎接考试,沉浸在自己不喜欢的作业里。而考试解脱后的轻松感,让他们误认为是幸福。就像我们前面介绍的蒂姆的故事。这种幸福的假象是短暂的。他们的快乐很快又被焦虑所代替。

因此在学习上要想取得幸福感,就要用“心流模式”学习。“心灵模式”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进、一种认真专注的状态。

用”心流模式“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全神贯注的沉浸在学习体验之中,从而体验学习的乐趣。

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说:“人类最美丽的命运,最美妙的运气就是从事自己喜爱的事情并获得报酬。”

人人都希望寻找一份自己既喜欢报酬又高的工作。如果这两个因素都具备,那么就算是一份幸福的工作。

找一份的幸福的工作,对工作的定位很重要。作者给我们介绍的MPs模式能帮助我们找到幸福的工作。

Mps模式指意义,快乐,和优势。三者缺一不可。

我们如何通过MPs模式给我们带来幸福和成功的工作?

首先我们要反问自己什么工作能带给我意义?什么工作能带给我快乐?我的优势是什么?然后找到这三者的交集,这样的工作就是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工作。

比如作者 举了一个他自身的例子:作者觉得有益的事情是写作,帮助孩子成长,听听音乐。

让他快乐的事情是烹饪,阅读与写作,听音乐,和孩子在一起聊天。

他的优势是幽默感,与孩子沟通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既能体验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又能发挥我与孩子沟通的能力,他选择了做老师的工作。

因为这种工作的选择是发自内心的,经过认真思考的。所以作者工作起来会体验到幸福和快乐。

但是残酷的现实有时让我们没有选择工作的权利。这个时候该怎样培养工作的幸福感呢?

心理学家简·思顿说过,即使是在最受限制最乏味的工作中,员工一样可以为工作赋予新的意义。这个意义就是要培养使命感。

那么怎样培养使命感呢?

心理学家艾伯尼·卡特有句名言:“与其关注我们需要什么才能生存,不如去关注我们,没有什么就无法生存。”这句话给我们揭示了寻找使命感的方法。

像医院的清洁工,这样的工作既能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一定的收入,又能给医院带来清洁的环境。他们也会在寻找到这种使命中感到工作的幸福。

其实工作没有好坏之分,只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它。

爱默生曾有句名言:对于不同的头脑,同一个世界可以是地狱,也可以是天堂。”就看你怎么看待它。

我们在工作中要找到幸福感。可以多换个视角,多维度的去寻找工作的使命感,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工作的幸福。

我们讲完了如何幸福的学习,工作的方法,那么我们又如何幸福的经营婚姻呢?

哲学家培根说过:“亲密关系可以将我们的快乐加半,将我们的痛苦减半。”

可见亲密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幸福。

那么我们如何经营幸福的亲密关系呢?

幸福的亲密关系要学会理解与包容。心理学家施纳屈在培养真实亲密关系的方法中说到:婚姻中要把注意力放在“想被理解”而非“想被认可”上。

爱情里有挑战的日子是在柴米油盐开始之后。在夫妻关系相处中,值得费心努力的“工作”就是用心经营亲密关系。我们要经常与伴侣分享自己的心灵感受。让伴侣认识到自己为家庭付出的同时,也要学会去真正理解彼此。这样才能创造出充满爱的幸福空间。

杨绛与钱钟书的爱情故事一直被人称赞。杨绛也曾谈到经营婚姻的方法:愿意为爱牺牲,互相理解支持。

钱钟书曾称赞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在生女儿阿满的住院期间,钱钟书经常往医院跑,在杨绛床前说:“我做坏事了。在这段时间我打翻了墨水瓶,弄脏了房东家的桌布,弄坏了门头,砸碎了台灯。”

而杨绛每次都笑着说:不要紧,我会洗,我会修。

这些有可能击垮普通夫妻的琐事,在杨绛那里处理的云淡风轻,其根源就是源于对丈夫的理解与包容。

03  接纳自己,简化生活,活在当下,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生活。

林肯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能力,但是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障碍。我们很多人的障碍是来自自身的,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获得幸福。不配有得到幸福的错觉。

这种拥有不配得到幸福的想法,就是没有全然接纳自己。我们必须放开心态,相信自己有资格拥有幸福。因为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每个人生来就有享受快乐和意义的权利。

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幸福只能靠自己。我们要改变心态,幸福的成长,用心灵的智慧学会接纳己来临的幸福。

要想提升我们的幸福感,简化生活也是一个最好的方法。

简化生活就是要减少过度的忙碌,比如减少上网或看电视的时间,减少工作中的会议,放弃一些琐碎的事情,让自己拥有更多时间去做想做的事情。才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在这个快节奏,忙碌奔波的社会里,我们都希望用最少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超负荷的忙碌,加上日常生活的压力,让我们没有时间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因此我们很少能感觉到生活中的快乐。让我们的生活简单化,我们才有更多时间去体验幸福感。

想要拥有幸福的生活,我们还要接纳”幸福至上”,活在当下”的理念。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物质至上”的观念不能给人类带来长久的幸福感。

曾有人做过一项调查,即使是非常有钱的人们——例如《福布斯》杂志上最富有的100个人,尽管他们拥有足够多的金钱可以买很多自己既不需要也不在意的东西,但其幸福感也仅仅比平均水平高一点而已。

物质上的富裕已经不是人的终极财富。许多人开始把”幸福至上“当作终极财富以及所有目标中的终极目标。

根据《中国幸福指数报告》显示,对幸福感影响最大的5个因素是:乐观程度、健康状况、休闲满意度、是否有伴侣、医疗服务满意度。

这几大因素中,并没有收入或是资产多少这样的因素,也就是说,即便自己不是很有钱,但只要积极乐观,身体健康,还有爱人在身边,生活节奏也较慢的话,同样会感到非常幸福。

甘地说:欲变世界,先变其身。对幸福的追求,首先要改变观念,依靠内在。如果你感觉开心,这种幸福是可以传递的,走到哪里都能带到哪里。

想要拥有幸福的生活,也要接纳活在当下的理念。比如用心体验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享受与亲人相处的时光。体验学习新知识和工作的快乐。

《幸福的方法》里面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得到幸福的途径。只要用心感悟,我们会时刻拥抱幸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