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那些事儿

婆媳矛盾认识与处理的多重视角 彭小华

2017-11-11  本文已影响325人  爱闻思修

                              一

  婆媳关系是著名地难处的一种家庭人际关系,对夫妻关系影响很大,婆媳矛盾往往引发夫妻冲突,严重地会成为离婚的导火索。

    为婆媳矛盾苦恼的不仅是婆媳两位当事人,连接二人的儿子-丈夫几乎是不可避免地被迫卷入,公公、孙辈、媳妇的父母也难以置身事外。

  婆媳关系的一脉不和,引发的是整个家庭关系系统的周身不安。

                          二

  为写本文,我查阅了百度、知乎,发现一些心理、情感专家认为婆媳矛盾为中国人所特有,西方家庭没有婆媳关系问题,那实在是极大的误解。

    实际上,婆媳关系困扰着古今中外的婆媳,而且只要婚姻这种关系存在,婆媳这种关系及婆媳矛盾也将存在。

  剑桥大学心理学家、《你希望从我身上得到什么?学会与姻亲相处》作者特莉·阿普特持续20年、对全世界数百个家庭的研究显示,60%媳妇有婆媳关系问题(与岳父母处不好的丈夫占15%),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婆婆存在矛盾的媳妇也达60%。

                        三

    婆媳矛盾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在不同文化中都存在,不仅是经久不衰的肥皂剧主题,也是学术问题、理论问题。

1、 一种流行的心理学观点认为根源于婆媳对于儿子-丈夫感情的争夺,婆婆不甘心失去与儿子的亲密,同为女人的媳妇则想垄断丈夫的感情,婆媳彼此嫉妒对方与儿子-丈夫的关系,因此两位女性天然地互相嫉妒、敌对,彼此较劲。

2、权力争夺理论认为婆媳矛盾根源于婆媳二人的权力争夺,都想做家里的女主人,在涉及生活方式、第三代教育等大小事情上,婆媳都希望由自己主导。

当代年轻人,尤其是媳妇,普遍接受核心家庭、夫妻关系第一位的观念。情感争夺、权力争夺引起的婆媳矛盾中,可能是婆婆越界,媳妇抵抗,也可能是媳妇过界,婆婆挺进。

  度的把握是关键。

不过,情感争夺和权力争夺容易混淆,不易区分,就我接触的情况看,因为吃醋、情感争夺导致婆媳冲突的情况比较少,这种争夺即便有,大多数情况都非常微弱、隐蔽,权力、地位争夺很普遍,导致婆媳冲突时,两位女性几乎都会找连接她们都儿子-丈夫诉说、寻求支持,这时候,感情争夺就出现了。

3、传统孝道观则认为婆媳矛盾主要是媳妇不孝、不尊重婆婆、妄自尊大,很多婆婆倾向于如此理解与媳妇的矛盾根源。

  因为婆婆觉得媳妇越界、侵犯婆婆主权,试图指挥、控制、苛责婆婆导致的婆媳冲突也有相当的比例,也有的婆婆觉得媳妇破坏了自己与儿子的母子亲情,感受到媳妇的排斥。

4、恐惧说。婆媳关系的文化想象向来不好,传统的婆婆形象可以说相当恶劣,甚至被妖魔化了,很多女孩子在进入婚姻之前已经对婆媳关系紧张上了,而当代的婆婆早就不具备传统上“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那种优越的地位了,由于婆婆地位在当代的衰落,很多婆婆在儿子结婚前,也已经紧张上了,怕媳妇不容自己、挑剔自己;婆媳都担心对方在背后讲自己的坏话。

越紧张、越缺少安全感,越容易互相负面猜测,发生“自我实现的预言”。

5、佛教从因果论出发,认为婆媳冲突的根源在于双方过往的恶缘以及贪嗔痴。

6、基督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人普遍具有的罪性,是人性的自私、傲慢使然。

                            四

不少人,包括一些专家,都觉得婆媳关系很复杂,对于解决婆媳矛盾态度比较悲观。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解决婆媳关系问题,很多婆媳都寄望于连接她们的儿子-丈夫,国内也有专家认为这个问题应该由儿子-丈夫负责。如果碰巧儿子-丈夫有足够的协调能力,能够帮助母亲和妻子相互理解和接纳,那当然好了,但是大多数儿子-丈夫都力不从心,男人不像女人对关系那么敏感,处理关系的能力普遍不及女性,何况大多数儿子-丈夫往往比较被动,更多采取和稀泥、鸵鸟策略。

  如果婆媳以为儿子-丈夫可以或者应该主导婆媳矛盾的处理,往往会失望,因失望而指责,结果婆媳矛盾没解决,母子、夫妻冲突又开始了。如果儿子-丈夫不是那种有协调能力的人,如果他的卷入导致的是矛盾复杂化、多一个人苦恼,还不如不要求他,当事人自己处理反而更直接,效率更高。

  着手改善婆媳关系,对应婆媳冲突的原因认识,有技术改善和根本改善两个层次。

  无论是情感争夺、权力争夺、互相恐惧原因导致的冲突,一定都有婆媳双方的误解、误读存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婆婆还是媳妇都不会故意想把关系搞坏,往往都抱有善良、美好的出发点,甚至彼此还都希望讨好对方、取悦对方,但是由于观念、知识、经验的差异,婆媳对对方言语行为的解读往往不对称,一方最良善的出发点和行为,可能会被另一方理解为威胁、批评、伤害——这当然与双方内心的安全感不够、对彼此关系的信心不够有关,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佛教所说的普遍的愚痴、无明及基督教所说的人性的自私、傲慢。

  当代很多婆媳有条件可以不必共同生活、互相依赖,如果不能达成和平相处,陷于互相讨厌和争执,最低限度可以不接触,或者减少接触——这么做可能避免或者减少了矛盾,但彼此也不能互相温暖、互相帮助,夫妻关系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更好的方法是进行认知调整,抱持善意推测、同情理解,诉诸直接、开放但和平、友好的沟通,陈述事实、说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希望,达成相处方式的共识和妥协——这种处理方法导致的婆媳关系品质比上一种高,也有机会进入良性循环,朝着更高水平的关系进步。

  也有婆媳发现对方难以沟通,如果难以通过技术方式解决冲突,那么,可以习练佛教提倡的慈悲、无我、不执着、无分别心,学习基督教的爱、宽容、宽恕精神。

  佛教、基督教方式下,婆媳冲突的解决可能更彻底,可望建立更高品质的婆媳关系和家庭关系。

  婆媳矛盾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可以是不共戴天的死敌,也可以是同舟共济的益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