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面面观产品杂谈

何为成功的产品?

2015-10-08  本文已影响58人  玫瑰精油骑士

简而言之,成功的产品,就是与用户持续共赢的产品。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共赢,二是持续。

#共赢#


共赢听起来似乎有点奇怪,一个产品怎么和用户共赢呢?其实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产品目的。这产品目的包括两部分:公司目的和用户目的。

公司目的即商业目的,可以是盈利,也可以是战略布局等等,公司要运转下去就需要盈利,这不可忽略。

用户目的是说产品要实际为用户解决问题。因为上面的商业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受不受用户欢迎,所以成功的产品也需要击中用户痛点,切实地为他们解决问题。

所谓共赢,即一个产品同时能实现公司目的和用户目的。

但是,当然,这不等于一个产品一上来就说要如何如何盈利,也不等于过度强调盈利模式。因为毕竟,过硬的产品质量才是盈利的基础。

@没能“共赢”的产品

1)腾讯公司的某些产品

尽管腾讯在资源、渠道、用户规模方面有着惊人的优势,以至于许多投资人问创业团队这样的问题“如果你们的项目,被腾讯跟进怎么办?”,但看看腾讯拍拍、腾讯微博、朋友网,就能明白资源、渠道、用户规模并不总是行得通,把短期利益放在产品质量之前势必造成悲剧。所以,不能只盯着公司目的,也应把用户目的当回事。

2)早期的FACEBOOK

FACEBOOK当年是个非常有潜力的网站,而技术出身的CEO扎克伯格并不能很清楚地认识到盈利和广告对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曾因此一度与股东和公司高管陷入争执,但最终在大局面前妥协让步。所以,好产品自然带来利润的想法固然不错,但盈利并不是完全不需要考虑。因而,在把用户目的当回事的基础上,也需要考虑公司目的,在二者之间权衡取舍。

#持续#


一个新产品诞生时,总会给人新鲜感。但随着用户逐渐熟悉它,如果它没有持续为用户切实地解决问题,那么最终它将淡出人们的视线。

比如微信上经常会有爆红朋友圈的小游戏,例如神经猫。它因为切入点的新颖和有趣,加上社交网络的传播效应,迅速火爆大江南北,但衰落的速度也令人咋舌。这就是因为它只抓住了用户需求中的某一个点,比如恶搞、炫耀,但未能深度挖掘用户到底想要什么(只挠到了痒点,并未戳到痛点),这就导致新鲜感消失之后,用户迅速逃离的局面。

神经猫

相反,也有游戏能够持续发展,比如愤怒的小鸟,虽然它早已不如当初那样红火,但它为持续发展做出的努力令人赞叹。刚开始,主要精力集中在开发地图,增加不同的鸟,研发不同的打法;到后来,出现了愤怒的小鸟的其他衍生游戏方式,比如小鸟赛车,变形金刚与小鸟,星球大战和小鸟。这让愤怒的小鸟成功地停留在了人们的生活中,玩乐的方式不停在变,为用户提供了持续的趣味。

所以,好产品绝不仅仅为用户提供新鲜感,而要持续地切实为用户解决问题。

另外,有的产品虽然在某一时期内能为用户解决问题,但随着时间流逝,没有跟上时代的大趋势而最终淡出人们视野的,比如诺基亚的手机、摩托罗拉,索尼、松下、东芝的电器,没意识到移动时代的戴尔电脑等等。

当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做决策的速度也越来越慢,公司开始变得笨重,容易被后来者击溃。比如在企业级市场如鱼得水的IBM,因为未能切实地为个人用户考虑,最终在PC市场被微软苹果公司反超。

所以,如果希望产品持续进步、抓住用户,这就需要公司上下很强的创新意识,以及公司内部的创新激励机制

#不仅满足用户#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产品,或者说一款好产品绝对不仅仅是合乎用户需求。它会满足用户需求,但却能走在用户前面一点点,不过也不是太超前。它会经常给用户一些惊喜,能去引导用户并和用户一起成长

我想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早期的iPhone了。当时完全没人想到电话也可以是这样的,它能帮你省去带一大堆东西的麻烦,甚至现在很多人觉得只有手机就行了。也没人想到一个机器尽然可以不是冰冷呆板的,也可以经过精美打造的,更不说iPhone的成功所带动的一系列移动产品的出现和不少公司对移动产品的关注。甚至,没一个版本的更新,iPhone都能为用户带来惊喜,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来使用。

iPhone4S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电影这个行业。说到底,电影也是一种产品,只是它和真正意义上的产品还有所区别,不过很多东西却是共通的。

接下来就来说说一种看起来很怪的现象:烂片高票房。烂片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烂片为何高票房,没研究数据,不可妄下定论,但有一些现象是值得思考的。

提问1:去电影院看电影,我们究竟看的是什么?

去电影院看电影早已成为了一种社交方式,无论是和朋友还是与亲人。单独去电影看电影的人并不在多数。那么,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究竟是在好好欣赏电影更多,还是把它当做和朋友玩乐的契机更多?我们究竟有那么在意电影的质量吗?

这些问题恐怕不能脱离数据去回答。不过,从烂片高票房的现象来看,先排除国产电影保护月的情况,排除因国产片长期的萎靡造成的外国大片有独特吸引力的情况,许多国产烂片依然有着高票房,恐怕与人们去电影院的目的不无关系。

而当人们去电影院更多只是消遣、放松、社交、娱乐的时候,目标受众就不再是那批爱好电影、鉴赏电影、分析电影的文艺青年了,所以更多人不会选择开动脑筋欣赏电影。疲劳了一天去看电影,自然更多会关注娱乐元素,所以请到爆了绯闻的明星,帅哥美女,在编剧时融入时下流行的段子,似乎是戳中了用户的痛点,让电影大卖了。

提问2:等等,关注并合乎观众的需求难道有错吗?

并没有错,并且票房证明这类电影的成功。可是过不了几天,你可能就忘记电影的内容是什么了。可是反过来,看看《星际穿越》、《盗梦空间》、《黑客帝国》、《机器人瓦力》、《玩具兵总动员》、《让子弹飞》、《大圣归来》、《捉妖记》、《中国合伙人》、《叶问》等等电影,你可能会发现,用心做品质,观众还是看得见的,去电影院花钱看个电影,谁不想看的更好?

也许拿电影比喻产品并不合理,但共通的是,成功的产品绝对不仅仅只是合乎用户需求(帅哥美女、娱乐八卦、搞怪搞笑)。它会满足用户需求,但却能走在用户前面一点点,不过也不是太超前。它注重品质,会经常给用户一些惊喜,能去引导用户并和用户一起成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