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感受自己的感受了吗
遍及整个世界,再没有一个人与我如此相似。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真实可靠地属于我,因为那是我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出的选择。
我拥有关于我的一切,我的身体,我的感觉,我的嘴,我的声音;
以及我所有的行动,不论它们是针对他人还是我自己。我拥有我的幻想,我的梦,我的希望,我的恐惧。
我拥有我所有的胜利和成功,所有的失败和错误。
因为我拥有全部的我,我可以变得与自己如此亲密无间。
通过这样做,我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来爱自己,并自己友好相处。
我知道关于我的某些方面正在困扰着我,而其他一些方面并不为我所了解。
但是,只要我友好地爱着自己,我都可以鼓励自己,并且充满希望地寻找解决困境和了解更多自我的方式。
在任何一个时刻,无论我怎样看和听,无论我说或做些什么,也无论我怎样思考和感觉,这些都是真实的我。
之后,如果发现某些我看、听、想和感受的部分已经不再适合,我将抛弃那些不再适应的部分,保留其余,并创造出新的东西来取代我所丢弃的那些。
我可以看、听、感觉、思考,说和做。
我拥有这样的本领,可以生存,可以与他人亲近,可以具有生产力,还可以了解和动员这个世界上除我以外的人和物。
我拥有自己,并因此可以设计和管理自己。
我就是我,而这让我感觉良好。
这是国际著名的心理治疗师,家庭治疗流派创始人萨提亚女士的一首诗。但凡读过这段文字的人内心顿时会充满力量,我就是我,这让我感觉良好。当你带着爱和觉察,没有比较和评判,真实纯粹的面对自己时发现自己如真理般存在。
佛陀说:“我们的心要像镜子一样清净,不因自己的渴望贪欲而有所期待,不要由外在情境合不合乎自己的想望而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当我们的心灵不被蒙尘时,映衬出的才是真实的自己,念头起时即是心灵蒙尘时,觉察的作用就是提醒我们一念之转,及时擦拭灰尘,防止再惹尘埃。如果缺少觉察被欲望占据就会迷失自我。
带着觉察去感知自己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少被引导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当我们周围没有足够的情感滋养时,经常会觉得情感匮乏。同时我们也不清楚究竟什么才是重要的,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当我们自己都抓不住重点时,就会否认,忽略他人的感受,同时也没有人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去核实他人言语背后的真正含义。
实际生活中,丈夫下班回到家看还没开饭,直接问到为什么还没准备好晚饭?
妻子说,本来早都准备好了的,因为什么什么…,内心一万个内疚之情。
丈夫随口一说,妻子各种考虑纠结,丈夫看在眼里但也不再说什么,任由妻子胡思乱想。这是来访家庭中经常会拿出来说的一个话题,看起来非常小,但会发现随着日积月累,彼此赋予语言文字的意义依旧是建立在过去经验和决定基础上的。
当我们笼罩在过去阴影中的时候,我们将会一次次地重复自己过去的模式也同样会激发来自过去的相应感觉,我们对于这种感觉的感受又会激发我们的防御机制。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没有重点的消耗模式就启动了。
其实,我们的期待和恐惧都是我们相信的和选择的。那怎么区别是事实还是我们的期待,亦或是我们的恐惧?及时感受此刻的情绪,生气,愤怒,愧疚,难过…,知道自己正处于情绪中,当有这样清醒的觉知时,我们就不会陷在情绪里。
到今天全家阳过了,但还各有不舒服的地方,老大已恢复上网课,小的还在休息晚上看了电影,她下课就带情绪来找我,东一句西一句,我问她,“我没听明白,你简单点说你哪里不舒服,你需要妈妈做什么?”
她告诉我“我还咳嗽也没好呢,还用吃啥药吗?”
我问她有啥症状给她拿了药,她自己泡水冲了喝,说想听听音乐,我找了首音乐她开心的跟着哼唱。
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但基于内在防御绕了一大圈,本意不是故意的,正因为是无意识的,所以才能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每天上演。
先问感受再处理情绪,先建立关系再谈事情。当你在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身心愉悦时,就会正向引领另一半和孩子直接表达感受和需要,当我们能感受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时,慢慢就开始感受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今天你感受自己的感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