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景泰蓝年华

2020-03-19  本文已影响0人  青灰故园

初见

    (一)

顺治元年,大顺政权的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弟自缢而死,清军讨伐李自成,李自成败退京师,清军正式入关。爱新觉罗.福临入主中原,并迁都北京。

顺治五年,明朝盛极一时的景泰蓝在明末因战争频繁而遭到破坏有停滞发展的迹象。顺治皇帝执政北京,除去多尔衮势力后,逐步回复民间的生产 ,景泰蓝工坊在慢速发展。

顺治十年,北京有四家有名的景泰蓝工坊,顺治年间的景泰蓝几乎是出自这四家工坊之手。然而也有少数制瓷者尝试烧制景泰蓝,而这期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温家。温老爷子温檀烧制的景泰蓝是为数不多能够被送进皇宫的少数人之一。

(二)

一天夜里,大雨肆意,搅乱了赶行人的步伐。温家大门传来阵阵敲门声,温老爷子对女儿温良说:“该是需要帮助的人,你去看看吧!”温良应声而去。

温良打开大门,一阵清风拂过脸颊,带来一丝凉雨的清爽。 门外是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纵然发梢上有些许的雨珠,衣服上也沾了雨水,仍是一副不染纤尘的样子。

他的双眼有一丝浅郁,见温良出来,温声说:“姑娘,在下路过此地恰逢大雨,可否留在下借宿一晚?在下这有一些银两就当宿住的费用,不知姑娘能否行个方便?”

温良侧开身子让出门道,说:“ 公子不必客气,既然是遇上此种天气,不妨随我进屋避避雨,免得着了凉。至于钱财,公子还是留着日后做盘缠的好。”

他温润如玉的笑了,说,多谢姑娘,麻烦了,劳驾姑娘带路。

次日温良在庭院仔细地端详爹爹烧制的景泰蓝,温良从小接触这些瓷器,耳濡目染,研究颇有心得,但温良最喜欢的仍是自家爹爹烧制的景泰蓝,景泰蓝造型丰富典雅,花纹广泛,花鸟虫草图案生动多姿,色彩绚丽丰富,匀称精美,当之无愧铜瓷器之首。

男子原是要道别,走至庭院,看见温良一脸认真的端详一个景泰蓝宝瓶,男子眼中突然柔情一片,柔情之外仍有眷恋,像是想起往昔美好事物般。

“姑娘可是能制得景泰蓝?”男子的声音传人耳中,温良寻声望去,男子已经换了一件白色长衫,更显得他一尘不染。白天里看,男子轮廓深邃,面容清俊,如雨露带光。温润之际,还带有一丝浅郁。

“家父能制得,景泰蓝工艺繁琐,奢华有余,技艺高超的烧瓷者才能烧制出景泰蓝来,我尚不足火候。”

说话间温良已经猜到他是来同她道别的,心里倒生出些许不一样的情愫来,何曾为了一个陌生男子有过这样的情感,温良笑自己不害臊。

谁知,男子话锋一转,灿然一笑,明眸皓齿,缓缓道:“在下略懂一点景泰蓝的制法,并且造型颜色花纹等更加能体现景泰蓝的韶韵,在下愿住下,与姑娘一起齐心研制景泰蓝,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许是他纤尘不染的气宇眉间让温良对他信任,许是温良不知从何而来的私心 ,总之温良是想留下他。

温良答应男子与爹爹商讨留他下来。

男子道谢后,便又问:“姑娘怎么称呼?”

温良说:“唤我阿良便好。”

阿良,男子细喃,又温润一笑,说:“在下徐远清。”

(三)

徐远清留在了温家。

温老爷子 着徐远清烧出来的景泰蓝宝瓶,口里不住地念着,妙,妙,妙啊……

徐远清的景泰蓝宝瓶确实比温老爷子烧制的景泰蓝要更精妙更大气。它典雅雄浑的造型,繁富的纹样,清丽庄重的色彩,都给人圆润坚实,细腻工整,金碧辉煌,繁花似锦的感受。而此项工艺,曾在明朝宣德年间大为繁荣,是无可超越的艺术。

这只能说明,徐远清是明朝后裔,而且应该也是制瓷世家的子弟。

温老爷子本不愿与前朝遗腹有任何牵连,因爱瓷如命,便留下了徐远清,希望能获得更多景泰蓝的样款,制成出色的景泰蓝。

此后,阿良便跟着徐远清烧制景泰蓝,徐远清说:“景泰蓝非一般铜瓷器制作那么简单,它分为制胎,掐丝,点蓝,磨光,镀金五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繁琐至极,能否制出出色的景泰蓝还要看工匠的技艺和独到的慧心。”

阿良见他俯首案前绘制景泰蓝的纹饰,末了再题上一首应景的诗或词,他写的字是阿良钟爱的瘦金体。浓浓的剑眉,眉心间萦绕着阿良无法读懂的哀愁。这浓浓的哀愁究竟从何而来呢?

有时徐远清会用古筝弹奏一曲《柳絮纷飞》,阿良听着很悲伤,心痛的凝视他,并不打扰,只是在他案上添置一碗枫露茶,红袖添香的惬意兴许能冲淡他眉心间的哀愁。

远远观望,默默关心,阿良守着一份阒静。

华灯初上

(四)

“阿良,陪我去赏河灯吧。”徐远清望进去窗外一片热闹的景色。

阿良闻声,放下手中的景泰蓝。原来是汉人一年一度的花灯节到了。

整个北京城显得很热闹,花灯节本是汉人的节日,满洲人入关北京后,了解了花灯节的含义及意义,也跟着每年都举行花灯节。

湖中央的亭子人群络绎不绝,河畔也俱是放花灯的人,花灯随风飘向远处,一闪一闪的烛光像极了不眠的星星。

徐远清在河边伫立良久,方把花灯放进水中,河水悠悠,花灯慢慢飘向远处,与其他的花灯汇聚到一块。

阿良看着河里的花灯,不全是一样,便问:“不同的花灯是有不同的含义吗?”

徐远清向阿良解释各种花灯,“莲花灯意寓吉祥安康,桃花灯祈求好人姻缘,枣花灯是祝福早生贵子,并蒂莲灯是希望永结同心,龟甲灯是祝福父母长寿……”

徐远清放的是龟甲灯,只是国破家亡,哪里还有年迈的双亲可以为其求长寿……

阿良看着他,心底是说不出的感受。

徐远清又说:“其实有一个地方比在河上更适合赏河灯。”

阿良问:“是哪里?”

徐远清笑指天空,说:“天上。”

徐远清带阿良爬上城楼的顶层,人们都去放河灯赏河灯了,城楼并无他人。此时,从高处往下看,才发现湖泊河流上都飘着星星点点,许多河灯排着队缓缓流动,竟觉得是天上的星河在地上闪烁。阿良从未看过这种壮阔的河灯场面,惊讶的不得了,说:“真美。”

徐远清说:“小时候,我爹娘带我来河边放花灯,我娘告诉我看天上的星星要在地上看,看地上的星星就得去天上看。然而,国破家亡完后,就剩我一个人站在高处看这星星般的灯河了。”

阿良不禁动容,失去至亲的感觉她又何尝没有体验过,娘去世的时候,她也仅七岁,那个笑容动人,有若花般的体态的娘亲,就在生命中离了去。

阿良现在还记得娘曾经说:“阿良,为你取名温良,便是希望你做一个兰心蕙质,善良的人。”

阿良鼓起勇气,微微红了脸,说:“那,以后你能陪阿良一起赏河灯么?”

徐远清借着月光看着阿良的脸,略显淡漠的神情有了变化,目光灼灼,竟比天上的星星还要耀眼,眸中的悲切很快被灼伤。徐远清说:“好。”

(五)

徐远清在温家的日子已经三个月有余,阿良烧制的景泰蓝也渐与徐远清平起平坐。

夜里宁静,突然声嚣划破天际。

“不好了,阿良小姐……”小青急急忙忙跑进阿良房中,阿良正欲歇下。

阿良问:“何事这么慌张?”

小青急得满头大汗,焦急地说:“徐公子的房间着火了……”

“什么?”阿良顾不得整理衣襟,就往徐远清的房间跑去。此刻房里大火弥漫,房梁也一根一根掉塌,几个仆人用水桶扑火,因火势太大,竟不能扑灭一分一毫。

有一个声音突然说:“徐公子在房中……”

什么?

阿良觉得一阵晕眩,他向来会把弄瓷器到很晚,为何大火他却这么早会房?徐远清不能有事,她要救他。

阿良就要往火堆里跑,众人将她拦住,火势这么大,这进去,只怕是要香消玉损了。

阿良撕心裂肺地喊:“徐远清……你们放开我,我要救他,徐远清……”

温老爷子看着女儿这样自己心里也不是个感受。

火已烧至房门口,众人不得不把伤心过度的小姐拉离房子,阿良无力地跌坐在地上,此时的阿良衣衫不整,头发散乱,双眼通红。

“徐远清,不是说好以后每一年都陪我去城楼赏河灯,还要教我制作出最出色的景泰蓝,你怎么能食言?”阿良已哭成了泪人。

“我没有食言。”

这是,徐远清的声音?阿良猛的回头,只见一袭白衣站立在身前,他的额头渗着一层汗,微微喘着粗气,想来也是急急忙忙跑回来的。

阿良一下子扑进徐远清的怀里,开心的,欣喜的,委屈的情绪全都化为眼泪,湿了徐远清的半边衣裳。

徐远清轻轻抚上阿良的背,愧疚的说:“我没事,对不起,让你担心了。”

阿良一直摇头。只要有他在,什么都不重要了。

温老爷子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徐远清虽是明朝后裔,但自己的女儿的脾气他也是知道的,一旦认定了一个人,就是十头牛都不能让她回头。跟她娘一个样,当初也是死心眼非他不嫁,只是自己清贫,还没让她过上几天好日子,她就去世了。这也是温老爷子一生的痛啊。

两情定久

(六)

顺治皇帝为举行不久后的堂子祭,向民间征收各类祭器,并且需求量很大。当时民间的制瓷业恢复慢速,京城真正能制出上好的铜瓷器来的,也不过数十家。官府便把需求的祭器落实到这数十家中,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逾期误了堂子祭,那就是杀头的大罪。

温家作为有名的制瓷家,自然也被落实了,温老爷子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温家制瓷是有名,但终归不是传统的工厂,整个温家也只温老爷子和阿良能制得精致的瓷器。

徐远清拉走忙得团团转的阿良,说我带你见两个人。

阿良随徐远清出来,便看见一男一女,男的看起来老实敦厚,女的看起来娇小柔美。徐远清一一介绍:“杨栓子,杨桂花,他们是兄妹。是我的二位朋友。”

兄妹俩笑着向阿良问好,阿良也点头问好。

徐远清说:“栓子跟桂花都是烧瓷的好把手,让他们来温家帮忙应该可以赶制出祭器。”怕阿良怀疑他们的技艺,兄妹俩还带来了他们自己烧制的瓷器,做工精细,图案也惟妙惟悄,确是制瓷的好把手。

温家有了兄妹俩的帮忙,果然速度快了许多。

桂花常常给徐远清看自己烧制的瓷器,阿良心智灵慧,一下子便看出桂花心仪远清。可爱情这东西是不能强意组合的,徐远清只是把桂花当妹妹。

这几日,阿良忙于烧制瓷器,并无刻意打扮,从窑房里出来脸上都沾了灰,徐远清就用袖子替阿良拭去灰痕。

阿良不好意思地说:“是不是很脏?”

徐远清温柔的笑笑说:“不脏,依旧美。”

阿良害羞的笑了。

桂花看着两个人情意浓浓的样子,心里无限忧伤,她早知道徐大哥不喜欢她,只是她一直放不下。

那一幕杨栓子也看得十分清楚。

“桂花,远清与温小姐情投意合,你也别一根绳子在远清这棵歪脖子树上吊着了。”

桂花拭去眼角的泪,点点头说:“我知道,哥,我就是还放不下,再给我点时间吧。”栓子叹了口气,只怕这温小姐的爱情不会一帆风顺,桂花趁早放手,说不定痛就会轻点。

堂子祭这天,温家顺利上缴了祭器,温老爷子总算是把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阿良也松了口气。

温老爷子留栓子和桂花吃了顿饭,栓子便提出要离开了,兄妹俩出来,家里两位高龄父母只剩栓子媳妇在照顾。

离开温家时,桂花送了两个荷包给阿良和徐远清。这也说明,桂花已经在放下了。

阿良叹了口气,世间相爱的人能走到一起也是多了其他爱恋者的成全。

阿良和徐远清来到一青草荣荣的河边,徐远清牵起阿良的手沿着河边闲逸的走着,这里就只有他们两个,宁静美好。

徐远清从袖子里取出一支簪子,是景泰蓝。徐远清为阿良别上簪子。彼此无言,却胜过一切语言。

道别怎可在这惬意温馨的情境下说出,岂不煞风景?

(七)

“小姐,这是在徐公子房中看到的信,是给小姐的,徐公子似乎已经离开了……”阿良手中的瓷器哐当一声摔成碎片,它才刚制好。

阿良,不得已以这种方式告别,我乃明朝复社后裔,大清入主我中原,我恨不能将之驱除。在温家这几个月是我亡国后过的最开心的日子,你的善良几度让我想放弃复仇,可我是大明王朝的子民,国破家亡我尚且苟活于世,是为了有朝一日反清复明,恢复我大明王朝。

我对你的情意没有半分造假。远清乃无家之人,是阿良你好心收留。倘若我能活着回来,我定娶你为妻,我再也不问世事,我们烧制一辈子的景泰蓝。倘若不能,请你为我好好的活下去。远清。

阿良垂下拿着信的手,明朝复社后裔又如何,她温良等,等他徐远清回来。

再见阿良

(八)

一帮明朝复社成员高扬反清复明的旗帜誓死不从大清,企图恢复大明王朝。福临皇帝为压下这场叛乱,下令处斩复社后裔。

徐远清跪在处斩台上,眸光犀利,神情冷漠。

皇宫内,福临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即使跪着也一脸目中无人的人。

“组织复社成员反清复明,你该是死罪一通,但我并不想杀你,你可知是为何?”

下面的人冷漠的开口“不知。”

“我知道,要你做亡国贱孚你定不能忍受,你憎恨我大清灭了大明王朝,可你又是否想过,大明王朝为何会被我大清所灭亡?”

底下的人不答,神情依旧冷漠。

福临皇帝继续说,“明朝之亡始于万历,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问政事,沉迷于后宫酒色时,我大清养兵锐气,迸发图强,是你们无能的皇帝让他的王超走向衰微,让我大清有机可趁。自古成王败寇,如今我大清统治中原,何不归顺于我大清,以你的才华,荣华富贵必当享之不尽。”

下面的人神情骤变,怒气骤升,说:“一朝皇帝昏庸,后世必受牵连。想我明朝崇祯皇帝,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如此亲政民政,最后竟叫金兵逼得自缢煤山,明朝始不复存。我堂堂明朝汉人,又怎么会屈服于毁我国家的大清王朝,自古成王败寇,你赢了成王,而徐某誓死不当亡国苟且之人。”

“崇祯皇帝确实是个好皇帝,可是他生错了时候,他在明朝面临内忧外患时继位就注定了他的皇途坎坷。大清朝的强盛,明王朝的衰弱,弱肉强食,这本就是生存的规律。只要你归顺大清,我已下令改变满臣奏事的局面,汉人当参与政事。”

“爱新觉罗福临皇帝,徐远清只求一死。”

现在,他唯一的牵挂,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阿良。

那次他无意入住阿良的家,次日他本是要离开,却看见阿良一脸认真的端详景泰蓝,他想起了未亡国之前,娘也是这样,对景泰蓝爱不释手,景泰蓝的回忆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他仿佛看见了当年的娘亲,于是脱口而出姑娘可是能制得景泰蓝,以及后来自己厚颜留下的事情。那是他此生最后的温存。

他房间失火的那一天,他已打算回复社。那把火是他放的,他想让她以为他被烧死在了那场大火里,从此世上再无徐远清这个人。

却不忍看那个瘦小的身子在火光里哭成了泪人,于是又跑到她面前。他仍记得,阿良滚烫的眼泪灼伤了她的心。他也渴望过寻常人家的生活,可国破家亡,他常常七尺男儿岂能苟且留于世上臣服于大清势力。

徐远清闭上眼睛。对不起,阿良。

(九)

这世上再没有徐远清这个人。这世上她深爱的人再也不会回来。

阿良失魂落魄地回到到家中,徐远清的尸体被官兵收走,他会被葬在明朝群臣中,这样他终于可以真正地回到他的国他的家了。

屋子里都是徐远清的影子,有他在雨夜中敲开温家大门的书生模样,有他教她烧制景泰蓝时俨然大师的模样,还有他与她琴瑟相和时的情郎模样。

最后,出现了一幕,徐远清给阿良别上景泰蓝簪子,为她描上淡淡的黛眉。

徐远清笑了,阿良羞了。

一切都消失了。

(十)

温老爷子为阿良找了门亲身,他实在不忍女儿日日消沉。

阿良却说:“爹爹,我此生不嫁。”

他不是说要和她烧制一辈子的景泰蓝么?那她就烧制一辈子的景泰蓝。

阿良从此隐蔽尘世,一个人乐此不彼的烧制景泰蓝。

阿良逝世的时候,她烧制的景泰蓝有大至炉鼎,小至发簪,但阿良下葬时,只带着一支她别了多年已经没有色泽的景泰蓝簪子和一个小小的景泰蓝香炉,那是祭拜徐远清的香炉。

后来康熙盛世,阿良烧制的那批景泰蓝被送入宫中,成为皇帝专用的工艺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