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报仇打羽毛球

2016-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whest

最近在看韩松落的《为了报仇看电影》,起先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数次,都误以为是一本内容上学术味十足,作者姿态上正襟危坐的集子,所以始终不敢沾染。韩松落在开头也急于澄清这个误会,坚定的和影评划清了界限,于是我安心了,可以一页一页的在地铁上翻看了。

这个书名是缘于其中一篇文字的题目,同时他也很坦率的承认这个题目是山寨于《为了报仇写小说》,他很喜欢的作家残雪的一本书。对于“为了报仇”的解释,隐约记得他说过——现在我已经找不到原出处,因为生活大多太庸常,而电影却充斥着极端、奇迹、梦想的实现、因果的报应……等等在生活中,可能守候和付出一甲子时间,都无法看到昙花一现的美丽。

于我心有戚戚焉!

不管是为了报仇看电影,还是为了报仇写小说,这都是我可以深切理解且深度赞同的,看电影是看编剧和导演的快意恩仇,写小说则是自己操刀,让人物在文字空间里,个性鲜明起来,也是为了向形体逐渐臃肿、棱角逐渐模糊的生活,狠狠的复仇。我们多么渴望,有一天可以长衫飘飘,剑光粼粼,一个眼神就了结了三十年的恩怨,然后转身跳上一匹骏马,最好是汗血宝马,飞也似的离开。

这以后的琐碎日子,无庸交代,十年如一日,一行字幕闪现在屏幕上,代替了春夏秋冬的十次轮回,汗水泪水的交替涌出。

然后,观众最期待的报仇情节来啦!在恶人当道,伦常不复的乱世,经过十年苦修的我,从天而降,然后噼里啪啦,把让人忿忿不平的世界给颠覆了。惊为天人啊惊为天人,十年来所吃的苦所受的难,十年来的孤单寂寞生理心理变态,在此刻四周惊为天人的一片仰慕眼神中,都值回了。大家都爱看大团圆、英雄救美、丑小鸭变天鹅、王子复仇记,旧的故事演了一遍又一遍,改了一遍又一遍,每隔10年就把经典重新翻拍一遍,还是有人围着看,聚众讨论,不就是知道一定有那么一个时刻——报仇成功吗?

我本以为打羽毛球只是一个兴趣爱好,对生活来说作为调剂,对人生简直是无关紧要,随时可以变更可以离弃的事情,可是偏偏这么多年来,忘掉了多少事,改掉了多少习惯,离开了多少人,独独只有这一件,日积月累的坚持下来,坚持了七八年——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如果按照电影和小说的套路,以十年为惯常的期限,我很快就“熬”到了报仇的日子了。而且关键是,因为爱好,因为身在其中的乐趣,从来不觉得这些年来在受煎熬,只是慢慢悠悠的,电光火石的,就过来了,甚至都还不没做好准备又大了七八岁,转眼都成青年中的老年人了。不要再质疑编剧和导演们爱干这种屏幕上打出一行字“十年之后……”的勾当了,在打羽毛球的生活中,不也是这样的桥段吗?

有人跟我说,能不能尽快让我成为一个能打过谁谁谁的高手?我看他的神情,多半是虔诚的,情感是炽热的,毫无疑问,但是眉宇间的急切,让我不敢应承。这分明又是一个中了报仇情结的苦命孩子。我也想立即在他眼前打出一行字幕:十年之后,你终于成为一个高手,横空而出……

可是,有人能等十年吗?有人能给我十年的时间,去证明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幸福的高手么?所谓幸福,就是终于可以快意恩仇。

但是我终究还是喜欢充满报仇情结的人的,这意味着他有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有一种至死不渝的决心,还有一种简洁单纯的情感。其实,真实的故事往往只有两种结局:要么你很快就放弃了,对这个报仇的兴趣消失了,移情别恋;要么不知不觉的过了十年,但是你已经彻底忘记自己当初要报仇的心了,所以自然也没有像电影里面一样,快意恩仇起来。

不过,能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一种生活,一种爱好,不觉得慢慢悠悠的熬得难受,不觉得此身此举是在艰难的刻画一个历史的期限,是在悲情的成全一个传奇的故事,只是那么一晃,就过来了,如电影似的,谁说不是已经向庸常又赖皮的生活狠狠的报了仇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