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营的思考

2016-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phyllis_zhang

我的职业偶像是Sheryl Sanberg,一直想象着有一天可以和她一起工作。这次LWJ的项目赛程过半,恩,这个更新是一个互联网的项目,在赛程过半的时候。

这是一个对运营效率,擅长1V1运营的团队,在碰到1V4,这个小班课的挑战。对这个本来拥有非常丰富线下运营经验的团队,在从offline-online 1V1-online 1V4转变中,在从互联网化->小班教学的转变中,就出现了那个所谓的规模不经济的问题。

一直对在线的想法理解是应该是通过科技,产品和数据来驱动这个行业的成长,需要的新的技术力量的融入来产生质的变化, 因为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想明白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教室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用户的线上体验度,提供了多大的舞台,换句话就是除了差异化竞争以外,还没有真正直接的优势,而且这样重度运营的产品。

1.0阶段: 新的产品

意味着新的商业模式,需要找到产品和商业上的突破,找到商业的突破点,同时强化巩固产品的稳定性和运维部门的假设

1.5阶段: 品牌推广

在产品的稳定度的基础上,品牌推广,提高基础用户量,推动产品进入市场,内部运维和运营团队调整和快速成长期

2.0阶段: 产品驱动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1V1是一个绝对的互联网项目,迅速跑规模,但是同时也看到即使对1V1的客户,在这个市场上真的做的好的,其实靠的事服务和运营;而小组课,提高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而相对来说用户对服务的要求和1V1是一样的,小班课是什么?小班课是用户想要VIP服务的集体授课。对服务和运营的压力都整体提高。但是目前看来最大的挑战是系统和外教,在项目想要规模化的情况下。而所谓的销售模型,是一个大家都在摸索的状态,但是考虑到新的项目的节奏的把控和快速迭代,再加上外教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相对一周2节,8节总共的课量,4节会是一个更合适的Package,同时可以在暑假中学员流量更加分散,迭代4次,整体的运营的复杂度下降,同时3节学员的体验度也是一个不错的状态。

系统

在规模化下,系统的成熟度超越了本来的预期,包含的教室,也包含了课表系统(排课,调课和符合业务规范的

一直对运营的理解是对资源和节奏把控,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环是期望值的建立,对一个项目的把控的人,对于这样的线上的英语项目来说,全新的团队,全新的课程,老师,上课平台,全新的项目,大的节奏的把控之外,快的响应调整速度,

外教老师运营

对于少儿英语领域,part time外教全球化资源配置,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是从最开始就用复杂度最高的运营模式,培训-管理-QA都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一次性实现量上大飞跃的时候

节奏的整体调整

调整整体的试水节奏,从1个月1期的节奏调整为1个月2期的方式,降低对老师的需求量,加快迭代的速度,同时从所谓的学习效果上,没有质的差异,同时即使选择运营难度最大的固定老师的班课模式,也降低了运营的难度,同时对教研部门的压力,也大步降低,教研,培训,老师管理的压力全部下降。

老师运营管理,是这个项目除了系统以外复杂度最高的地方,需要给核心前期老师团队一个好的品牌价值。

看下来就是少儿英语这个领域,不是一个可以用户量快速成长的领域,除非降低老师运营管理的难度,同时降低对系统复杂度的需求,基地模式,是一个可能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