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到90,“那些年”的高考志愿
高考刚刚落下帷幕,志愿填写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常听人吐槽:后来找工作流的泪就是当初选专业脑子进的水!无忧精英网借此发起了#有多少专业可以重来#的讨论,如果穿越到过去填报志愿的那一刻,你还会选当年的专业吗?小编特别采访了3位不同年代参加高考的精英,听听他们的高考志愿故事。
60后的高考志愿,考上就有铁饭碗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 11年以来的中学毕业,包括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1977年的寒冬,570多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最终录取了27.3万人,78年春天入学,半年后的1978年盛夏,610万人参加第二次高考,录取48.2万人。78年秋天入学。面对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1160万人),和最残酷的入学率(不足4%),它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1963年出生的某国企高管刘先生也是受益于高考恢复,改变了命运的一员。关于这一代人的高考志愿,刘先生回忆道:当时我们信奉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尤其男同学,尽量都报的理工科专业。不过,当时的大学生毕业包分配,考上了大学就等于拥有了饭碗,不像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很大。
当被问及如果穿越到过去填报志愿的那一刻,你还会选当年的专业吗,刘先生谈到:当年能考上大学的,不论专业,基本都能在不同的企事业单位谋上一个好职位,混的好的已经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对于专业的选择,我认为行行出状元,每个专业都会有自己发展路径。
80后的高考志愿,有多少专业可以重来
1988年出生的张先生,是2008年参加的高考,不知不觉已经9年过去了,张先生转眼已经工作了5年。当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有1050万人,录取人数599万人,录取率已经达到了57%。张先生也是受过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洗礼过的一代人,当年高考超出了重点线50分,报了一所985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刘先生回忆说:“当时的计算机专业可不像现在这么热门,高考一考完我们就像脱了缰绳的马,撒欢儿的玩,什么职业规划完全没有概念,填写志愿也是瞎蒙的乱填,好在我自己瞎猫碰见了死耗子,走了运,这几年互联网行业迅速腾飞,搞计算机的还是挺吃香的。”
但是,当被问道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刘先生表示自己也许不会再选计算机专业了,刘先生说自己性格开朗,虽然现在已经转向管理层,但想起刚毕业时做程序员那段每天坐在电脑前抓耳挠腮编程的日子,生理和心理上都不想再经历。
90后的高考志愿,兴趣最关键
1995年出生的小周,是13年参加的高考,今年本科毕业,学的是建筑专业,目前已经拿到QS专业排名全球前10的大学的offer,准备出国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回忆当年高考填写志愿,小周谈到:“当时就一门心思想学建筑,觉得自己真的特别特别感兴趣,好在自己考得不错,又有素描功底,顺利录取到了国内一所不错的985大学。”追问起来,小编才知道原来小周对建筑对痴迷,源于中考后的一趟欧洲旅行,那半个月的欧洲之旅让小周对不同的建筑形象和设计艺术大开眼界,并因此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所在,于是小周高考的志愿栏里,毫不犹豫的填了建筑学。
对于“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还有报考现在的专业吗”这个问题,我想小周的回答大家都了然于心了。当被问道自己的职业规划,小周谈到,创建自己的工作室,带领团队做出属于自己的设计就是自己现在努力的方向。
从60后到80后再到90后,从高考志愿的填报可以看出,考生们越来越注重个性与创新,他们比父母辈们在他们这个年纪接受了更多的新鲜事物,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更有自己的主见。关于高考志愿,无忧精英网首席职业发展顾问赵争女士谈到:现在全国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75%,学习的目的,已经不仅仅在于考上一所大学,而在于学会选择和规划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