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8|最好的告别—活在此时此刻

2022-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JoyLuck灯塔读书

2022-10-15 北京 晴天
恐惧实验室的第八次会议~不完全记录。
(有些地方跟原话不太一致。)

书单/影单:

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by 阿图•葛文德
相约星期二Tuesdays with Morrie,有电影
追逐日光Chasing Daylight: How My Forthcoming Death Transformed My Life
直视骄阳·克服死亡恐惧<Staring at the Sun: Overcoming the Terror of Death> by 欧文·亚隆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by 博·雅各布森(丹麦)
<Let's talk about hard thing>
当呼吸化为空气 by 保羅.卡拉尼提医生
活在当下 by 圣严法师
当下的力量
电影
《遗愿清单The Bucket List》
《日日是好日》
《BIG FISH大鱼》 by蒂姆·伯顿(Tim Burton)

恐惧实验室1015复盘

Anna: 一开始会对自己的英语口语不自信,害怕在team会上发言(背后有着对自己有高期待,希望自己完美呈现)
换位:从presenter到participant的转换,放下对自己的高要求
(参与 到场 就有能量 就是赋能和支持)

吴悠:
1.无知无畏
2.死亡恐惧:跟父母关系好,不敢想象父母的离世
3.公共演讲:先上场再说——呈现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就好
这是一个机会,为何不上!「上去再说,做了再说」非常有力量!

Fiona:
吴悠的状态很好,本自具足,得益于父母给予的爱和安全感。
+同情/慈悲compassion:同情自己:我已经做得很好了!
+感恩appreciation:感恩生活的一切
+分离detachment:课题分离,跟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之道
安全感:主动、take the role负责

原生家庭
理解自己原谅自己:it's not your fault!
理解父母:他们已经做到了最好。
Anna:虽然父母没有给予富足的爱,但这不是说我要责怪原生家庭,父母没有表达爱并不代表他们不爱我...(而是童年时候缺乏的爱到年长之后还会在寻找)。

Jane:

Rita G:

吴悠:

死亡通往另一个世界。

濒死的人更像是一种完全存在的状态,能够感知到常人无法感知到美好和平静,以至于有的人会不愿意回来。
死亡不可怕,甚至是一个美妙之境。
当死亡来临,我们能够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告别。

蔡康永说,我们都要练习告别。告别是什么,告别就是我知道我们再也不会相见了,所以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最后的话,当亲人离世是这样......
(蔡康永先生曾经讲过他一个患癌症的朋友举办聚会来做死亡的告别)

跟死亡和解
当我们明白了死亡,懂得了告别,或许就能尽情地活、忘我的活。
人生无常,不留遗憾。

青山绿水:

如何看待养老院的老人过世的案例:
She has her life not include me.
They had already live their lives.(命运/回忆)
有尊严的活,也有尊严地死。
接纳现实--放下过往--活好当下。

跟父母的沟通话题困难怎么办?

Jane:
阅读和写作是我们与这个世界建立链接、创造回忆和价值的方式之一。(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交谈也是)
推荐我的最爱: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1.connecting the dots
2.love and loss
3.about death

<Let's talk about hard thing> Fiona推荐

感恩!感恩宇宙!
谢谢Laura留言共振, 感恩每一位到场的伙伴赋能!

PS: 中午的时候看了《大鱼》,要来写个影评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