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加速用户决策的方法(上)
本文总结了《怦然心动:情感化交互设计指南》第16章:建立最省力途径的主要内容。
1.利用规避损失效应影响决策
当事情和损失联系在一起,人们就不太会选择他了,会快速排除有损失的选项。同样是节省了5美元, A选项是你可以获得5美元的消费券,B选项是你可以避免损失5美元的包邮费。 B选项也许会很快被更多人选择。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人们的一种规避心理。
1.1规避损失、所有权偏见、宜家效应
我们讨厌失去东西,就算可以获得更多,我们也不喜欢放弃已有的东西。所以对我们拥有所有权的东西,我们会有一种物主感情,不愿意放弃。
相关拓展:
我们也会高估自己辛苦得来的东西,觉得他更有价值,这也称为宜家效应。
宜家的家具让用户自己组装,当完成之后用户会对这些劳动成果产生一种非理性的喜爱,觉得他更有价值。所以企业也会利用用户的投入,给自己的产品赋予更高的价值。
(《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第四法则》第5章:投入)
利用这种物主感情、所有权偏见,我们可以把一些默认选项,或某些信息与用户的个人身份联系在一起,建立一种物主牵绊。
有了这种物主牵绊,这些信息会被视为个人的财产,用户不会轻易放弃这些财产。
比如每年网易云音乐都会统计用户的听歌记录,然后判断出他的性格兴趣爱好。(这其实是一种储存价值,用户在软件里面投入、留下的回忆、日志、收藏越多,与他的个人联系越紧密,他就越舍不得放弃这个软件)
1.2 利用规避损失原理,还可以激起用户的争夺欲望,让物品的心理价值提升。
有一个地主称号的游戏,当你通过一番努力获得地图称号之后,如果长期不在线,你的称号就会被其他人夺走。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所有物受到威胁,或被剥夺时,这个物品就会比原来更有价值。而为了夺回自己的称号,玩家就会更加惊喜的投入到这个游戏里,只为捍卫自己的所有物。
QQ农场也是一样的,其实虚拟蔬菜的价值并不高,但因为你自己种的蔬菜会被别人偷走,所以它的价值反而提高了。
2.利用默认选项
把我们希望用户选择的选项作为默认选项,会提高选择率。因为在两个选择之间,我们更倾向于选择无需付出代价那一个,这称为现状偏见。由于我们对未知的恐惧懒惰和安全起见,我们不愿改变已建立的行为模式,除非改变行为的诱因,极具吸引力。
所以我们总倾向于和过去的行为保持一致,过去的行为也可以干预、预知我们未来的行为。
比如三周前让用户在自家窗前贴上一个安全行车的小标识,那么三周后用户很有可能会接受在自家草坪把小标语换成大广告牌。
(《上瘾: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第四法则》第5章:投入)
3.提出明确建议
利用现状偏见,当人们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时,直接给他们引导建议,可增加选择率。(因为你已经把利弊给用户分析清楚了,他只需要听你的就行,不需要自己再费脑分析一遍。)
平时吃饭或决定开会时间时也可以这样,不要问人们何时有空,直接选定一个时间,然后问他们是否同意,如果不行再推后或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