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专栏

感觉是什么?能吃吗?

2018-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文艺的大白

前段时间在公交车上,无意间听见了一组对话。

2个女孩坐我旁边的座位,2个女孩看上去27/28岁的年龄。

A女孩说:今天这个男生我看挺好的,你觉的咋样,看你们聊了那么久,应该不错吧!

B女孩说:对他毫无感觉,聊那么久是因为那个男生特别能说,

一直在那说,我也不好意思上来就打断人家,后来实在听不下去了,

借故上厕所,给你打个电话,让你解救了我,不是。

A女孩又说了:你看你,我这都跟你一起相了好几个了,

你都觉的没感觉。你到底喜欢啥样的啊,别跟我说,还是看感觉。

B女孩说:对啊就是看感觉咯,你让我说个一二三,我还真说不上来,只能看感觉了。

我心想:是啊,有时候朋友问我这方面问题的时候我跟B女孩的回答是一样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待这样的感情问题的时候往往也会这样的回答。

但是这个感觉,到底是什么?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会凭自己的感觉,

去对待一件事情,一个人,一个物,或是某种看法。

其实这个泛泛的“感觉”应该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衡量的标准,

或是有一定的逻辑准则。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我们就会认为有感觉。

超出这个范围之外的我们就会把它视为“无感”。

即使是我们常说的女人的第六感,

其实也不是她们心中随便产生出来的,

也是会有一定的依据和范围,她们会在自己的认知范围里面,

做出判断,逐渐的发觉某事物的端倪。

都说感情的开始,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当2个陌生男女互相见面认识的时候,我们只能从外表先认识对方,

所以在外表这个“审美感觉”里,如果你不属于对方的“审美感觉”

可能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感觉”。

如果双方都非常符合对方的“审美感觉”的话,那故事可能就这样开始了,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见钟情”。

当我们不属于对方的“审美感觉”范畴的时候,

我们可能会发展成为朋友,也许是因为对方的才华,

或是因为对方的人品在我们的“接受感觉”还是非常贴合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身边的一些朋友人品和才华没的说,

条件又好,我们却没感觉,只能做朋友的一种原因。

当然久而久之也有因为对方的才华和人品受到折服的时候,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久生情”。

不是因为对自己的审美感觉妥协了,

而是对方让你的“接受感觉”大于了你的审美感觉。

人们开玩笑的常说“一见钟情”钟的是脸,

“日久生情”生的是依赖。其实无论我们的感情的开始,

始于“审美感觉”还是“接受感觉”大于了“审美感觉”

维系我们感情的最重要的还是双方“真诚”“真心”。

感觉从“表面”上理解非常的虚无和不靠谱,

但是其实它的内容更多的是在每个人自己心里,

有的人善于表达就会把自己的感觉形象的展现出来,

有的人心里有,但是不愿说出来或是不想表达出来。

所以感觉不是什么鬼?感觉也不能吃,感觉是让人来懂的。

愿我们的“感觉”都是对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