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的灵性
周内,我都会去一个小区给几个小学生小朋友上课。每周我都留有背诵古诗文名句名篇的家庭作业,一来“小升初”考试有所涉及,再者学语文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积累尤为重要。
抽查时,我给他们立了一条规矩,他们四个人中,若有三个人都需要提示的时候,老师会给予一定的提示,譬如说出这句诗词的第一个字。
这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规矩一经推出,同学们如获至宝,这一句想得到提示,那一句也想得到提醒,但是四个人始终无法统一到底哪一句才“最”需要帮助,终于到了最后一句,我都忍不住温馨提醒:“都最后一句了,再不使用这个‘提示‘权利,就错失了这唯一的机会了哦……”
这个时候,往往有两个小朋友急需要某一句诗的提示,只要说出第一个字他必能回忆得起,其余两个写起那句诗的人,又或者觉得提示了自己也完全记忆不起来的小朋友,一定不会支持和赞同提示,这意味着即使到最后这个权利谁都没能用上。
这让我想起近二十年前念小学时的一篇课文,我依稀记得讲的是某学校举行了一个小组比赛,将大小不一的小石头绑在一根绳子上,然后全都塞入透明的玻璃瓶里,比赛开始,就命人往玻璃瓶里灌入水,要在玻璃瓶注满水前将全部石子儿拉出来。
听起来这是多么简单的一个小游戏,但是比赛一开始,绝大多数小朋友都争先恐后拉拽绳子,四五颗小石子儿原本体积不大,但同时用力拉拽,瞬间都堵在瓶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生怕别人先出去了,结果水流趁着间隙已然注满了水,一个石子儿也没出得去。
唯有一组小朋友,他们在水开始涌入瓶口时,不慌不忙,井然有序,先让最小的石子撤离,然后一个接着一个,最后调整好方位角度,一把将最大的石头拉出,如果遇到阻碍,又会放松一点线绳重新调整位置,最终全部“平安”脱险……
“团结”使人充满灵性,反之一个不具备集体意识的人即便是聪明绝顶,亦会失去创造更大机遇和价值的机会,甚至正因为个体的某种能力过于“耀眼”,愈是容易面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危险,一个人最高层次的“利己”便是懂得有分寸的“利他”。
“利他”时,同能“利己”,速做;
“利他”时,不能“利己”,但并不“损己”,可做;
“利他”时,不能“利己”,反而“损己”,慎做。
人的思维绝大多数时候并不能轻易跳脱出已经建立的条条框框,尤其是人性之中与生俱来的先天思想,墨守成规求取利益的稳定性,这实际上是普罗大众平庸的“原罪”。
这个社会的一系列规则都由上层人精心谋划,然后由底层人矢志不移的遵循。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社会最讲原则的竟然是门口的“保安”,你瞧他穿了一身别致的制服,拦下同等阶级的“外卖员”时,他那种坚决抵抗,高人一等的派头瞬间就出来了,颐指气使要求出示身份证,签字等等,美其名曰“原则”,实际上底层人的悲哀最大程度上就是认不清自己的阶级阵营,媚上欺下,看碟下菜。
我可以用一包“玉溪”使一个高档小区的保安系统处于完全“瘫痪”的状态,前一秒还颐指气使,狐假虎威的“原则性”瞬间变为和蔼可亲、畅通无阻。永远要记住,底层人大谈特谈“原则”俩字儿时,就成了一条饿狗,需要不同的主人投喂才会摇尾乞怜……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甚至是世界的历史长河中。凡是在乱世中最能带头起团结作用的人,最终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成为国家和民族欣欣向荣的代表。当人民内部因为贫富差距、地位悬殊而被分化,阶级认知出现障碍,譬如穿了一身特质皮的保安、城管,特殊时期挽个红袖套的“志愿者”,小有成绩搭上了几个小官僚的小企业小商人,轻飘飘就以为自己脱离了底层,凌驾于人民,把人民赋予的权利演化为某一类人手中的“特权”,横行无忌、利令智昏,本应该、正应该办的事情也会被要求走特殊渠道,关键是底层的人已经默认这种“拿钱办事”的规则,被认定为约定俗成的风俗民情,实在令人扼腕。
我是一个酷爱团结的人,我也喜爱在一个团体中能够为团结贡献力量的人群。我一手建立的“老友记”组织便是以“利他”为核心思想,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利他主义”终能“利己”,我看到我们这个小团体绝大部分都能以“主人翁”的意思对他人进行帮扶、关怀、理解、宽容、支持……无论教师、创业者、建材等斜杠职业,并无“分别心”待人,我对团队度过下一个“十年”充满信心。
老友冬生日那天,我驱车赶回,老曾身在异地,闻讯托阿伟带蛋糕聊表寸心,阿土在家逗留了数日,确实因为生意原因不得不返回生意场,亦在抵达目的地后迅速发了一个红包以示在意和祝福,毫不自矜的讲,和我喻某人走得近的兄弟为人处世之风,只要有眼睛有心思的人,必当膜拜而叹服,大丈夫胸襟度量、心细如发在“行”而不在“言”。
豪言壮语任谁也会讲上一两句,“团结”的事儿未必会肯出力做上一两件。我的朋友弟兄,我们在一起相处那么多年,虽然也会有矛盾、磕绊、怨怼、误会,但更多的是欢喜、融洽、坦诚、帮助,人生五味,缺一不可,太苦太咸固然不可,但太甜太腻亦不为人所取,各种人间滋味儿按照一定比例调和才能尽显个中美味。
“团结”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用行动共勉,共享团结滋生的灵性,此生避免沦为一个孤零零的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