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那些特色美食文化元素

2019-01-03  本文已影响9人  f7b53bca8ba8

八仙过海闹罗汉:此菜为孔府寿宴、喜庆时的第一道名菜,从汉朝初年到清朝末年,历代的多位皇帝都亲临曲阜孔府祭祀孔子,乾隆皇帝则多达七次,至于文人雅士、达官显贵更有众多朝拜者,故孔府设宴招待的频率十分频繁,自此孔宴闻名四海,八仙过海闹罗汉作为孔府名菜之一,选料齐全,制作精细,口味丰富,盛器别致,该菜取用鱼翅、海参、鲍鱼、鱼骨、鱼肚、虾、鸡、芦笋、火腿等十几种原料为主,以鸡作为“罗汉”,其中八种主料为“八仙”,故名为八仙过海闹罗汉。此菜一上席随即开锣唱戏,食客一面品尝美味,一面听戏,十分热闹。

一卵孵双凤:又名西瓜鸡,为孔府名厨首创,用西瓜制菜始于清宫,孔府此 菜是用西瓜和雏鸡加干贝、口蘑等配料烹制而成,其口味清鲜,营养丰富,颇有 特色,孔令贻品尝后极为赞赏,便问厨师此菜何名,厨师答西瓜鸡,孔令贻认为 该菜制法别致,滋味鲜美,但名称不雅,后来他就将此菜更名为一卵孵双凤,即 以西瓜为卵,两鸡为凤,从此该菜便成为孔府菜中的上品。

九转大肠:此菜始于清朝光绪年间,需要将猪大肠洗刷后,加香料,并用沸 腾水将大肠煮至硬酥,切段,然后加酱油、香料、糖等调味,广受顾客欢迎,并开始有一定名气。后来改进制作方法,首先将洗净大肠入沸水中,待煮熟后炸至 油锅,再加香料和调料烹制,其味道更为美味。一些文人雅士品尝后,认为此菜 独具匠心,别出心裁,同时为了迎合店家喜“九”的爱好,便将其命名为“九转 大肠”。

油爆双脆:此菜相传始于清朝中期,为了迎合当地达官显贵的需要,烹调匠 师选取猪肚尖以及鸡胗片作为原料,先经刀工仔细雕琢,再沸油爆炒,使肚头和 胗片从原来的细火慢煮至现在快速成熟,口感清鲜爽口,脆嫩滑润。该菜不久就 广受欢迎,闻名于市,因顾客称赞此菜又脆又嫩,故命名为“油爆双脆”。

德州扒鸡:此菜在《德州市志》已有记载,原名为德州五香脱骨扒鸡,产于 明万历 43 年。乾隆帝南下江南曾于德州逗留并品尝,尔后龙颜大悦,赞曰此菜 为“食中一奇”。宣统 3 年(1911 年),韩世功老先生在总结韩家世代做鸡之经 验的基础上制作出独特风味的“五香脱骨扒鸡”,之后便流传至今。

饴糖:相传当年乾隆帝的女儿从小多病,皇上颇感忧心,有一大臣献计就说, 让皇上的女儿下嫁到山东孔府,与孔子的后人成亲。这样就可以消灾避祸,又能 福寿安康。因为历来帝王都是尊崇孔子,孔子的直系子孙可以代代安享国家的俸 碌,是不愁吃穿的,又加之孔子是天下第一大学问家,所以乾隆帝非常高兴,就 把他的小女儿嫁到了孔府。可是皇帝的女儿从小是骄生贯养,以至婆媳不和。皇 上有一次来孔庙祭孔的时候,婆媳二人争相诉苦。皇上也深知自己的女儿的脾性, 也知道自古婆媳关系难以调和,于是在临走之时,就写了四个大字——“六代饴 糖”。寓意是让她们婆媳之间的关系就像饴糖一样,粘和而团结。从此皇上的女 儿才安心的在孔家生活了下去。

博山酥锅:始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大诗人苏轼携苏夫人、子女和苏小妹到 颜神店(今博山)逗留时,远远地便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只见砂锅里有白菜、萝 卜、菠菜、油菜、豆腐、海带,他们进行了品尝并问清楚了炖菜的原委。第二天, 爱好做菜的苏小妹便买了原料,按照窑工说的顺序,开始做“大锅菜”。但是, 她改变了窑工传统混合放菜的做法,创造了层层摆放的办法,做出来的酥锅具备 了鲜、香、酥、嫩的特点。博山百姓为纪念苏小妹,便把“苏锅”的名称定了下 来。因为酥锅中所有食物全部酥烂,后又改称为“酥锅”。

品尝美食的同时,能够走进美食所属的一段段历史,从而实现精神上的享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