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董小姐4+4上岸了,苦命的数学娃还在东张西望
当董小姐4+4经济学转临床医学本硕博都上岸了,苦命的应用数学娃还在东张西望,不知道985本科毕业去某县城当初中学校老师,还是留在市里培训班给人当家教。
当年报考应用数学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们说,数学好,以后方向很广;你很感兴趣,这很好;这所985数学专业不错,好好干。但是没有人告诉我,学数学又苦又难,一旦不好好学,出路堪忧。
于是面临大三的我,在吃进数学苦头的学业岔路口,对于何去何从无比茫然。家长对太专业的领域也无法有明确指导方向,没有别人那样强大的兜底背景,我只好自己在网上查看,搜一搜,有没有应用数学专业的学长帖子,告诉我数学与应用数学毕业后到底能从事什么职业。
已经工作的应用数学专业前辈回答说,毕业后去向大致分三类:一类是考公和当老师,二类是申博或者出国留学,三类是进企业,从事数据建模,大数据开发,或者软件开发。应用数学专业的同学是没有进大厂的,但是还是有少部分进入工业互联网企业从事编程相关工作。比如从事大数据前后端数据开发,测试等相关工作,平时最主要就是写 SQL。
考公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尤其面试是云山雾罩,神秘莫测。当老师吗?申博学纯数学是最痛苦的自虐,没有之一。出国留学,大环境、费用和学习难度值得纠结一番。应用数学又进不了大厂,数据建模也学了点Matlab,怎么选……
数学这个方向,我还是真的感喜欢过。只要不是逼着应对考试,我感觉自己不讨厌,还有点兴趣自己去琢磨琢磨——当然不能用打游戏去挑战这种防线,大家都懂。
大一第一学期的时候,我还是有雄心壮志的,好好学了高代和数分。后来没完没了网课,学习和游戏在我的天平上发生了倾斜。当后来的我被拓扑、实变、复变、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Morse理论,傅立叶分析,无穷维分析等等摩擦得焦头烂额时,真的有点想当逃兵。我就经常想,这就是我在这个历史大环境下,必须要经历的一个坎吗。
好吧!我觉得我能过这个坎。我肯定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轨迹。我一定是会靠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找到职业的归宿感和人生的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我再次琢磨了一番,或正是来源于数学。
在网上曾经看到很多应用数学专业的去跨专业报考计算机,心里真的五味杂陈啊。
据说今年也有非常多的考生选择计算机赛道。回想自己当初看到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时候,也认为这肯定是专门学习计算机的。有一些认识误区,还是分享给一头雾水的学弟学妹们吧。上了应用数学专业后,我终于明白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以前的名字叫计算数学,要学很多数学课程。它与计算机的关系很小,但与它的功用很魔性。
当我们点开视频号时,会发现平台给自己推送的视频,大部分都是我们喜欢看的。不知不觉就吸引我们花好几个小时刷视频,其他该干的事情啥也没干。这种针对性极强的推送,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把我们注意力牢牢控制在刷视频这件事情上。这就是大数据!
我们的日常行为数据被记录,被储存,被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推送内容让我们被吸引,被控制,被引导,已达到商家的商业目的。这些关乎我们喜好的大数据,它是怎么收集,怎么处理,又是如何被编制成推送内容,频繁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它的背后究竟是由什么样的人在操纵?这就是计算科学的魔力。
掌控这种技术的人,就是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学子们。他们主要研究这些数据和算法。据说学了这个专业,就有机会通过算法、操控别人的时间了。是不是有点魔性?据说这个专业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研究生阶段基本是可以选任何工科专业。这其实是意味着未来各行各业在进入AI时代后无所不在的接轨技术。
前辈们再一次提起,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人工智能,金融工程等热门专业都特别喜欢数学专业的学生报考。而且现在各大学的这个专业都开设了一部分计算机课程。这也就意味着本专业学生既要学数学,也要学计算机。很多学校计算机课程甚至占到了一半。所以可以把这个专业当成是数学和计算机的桥梁或交叉学科。这或许意味着信息和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考研和就业可以考虑,基础数学、计算机,金融、统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但是只有心动是不够的。做好准备,数学很酷,数学很苦,但是就像你选一杯美式,爱上它,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明天。
不过,如果确实数学不好、不爱数学,可千万不要报。要不然毕业都困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