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节背后“心”机——怎么看待“缺”?

2017-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又又

购物节买什么怎么买的问题,可大可小。

其中最为有趣的有这么一样。人们在购物的时候,常常用短期可以达到的行动目标,来替代长期的愿望。


想穿的只有这一件

举个例子:衣物在收纳箱里面放出了味道,想要除味,买了活性炭包。

点击鼠标买活性炭包的动作固然简单,但隐藏在后面的真实愿望,是想要有干净清爽的衣服可以穿。这类型的消费行为犹如饮鸩止渴。

也许你要问,可是那现在就这条件怎么办?

但买炭包并不会使我们走向目的地,炭包不管用倒是还好,能倒逼我们去努力寻求这个问题的真正解法,炭包要是管用,我想我们会在这个阶段固着很久,替代品就是替代品,靠着炭包永远也过不上想要的生活。

这个问题真正解法是什么呢?

扔衣服?观察与每件衣服的关系并认真理解生活的物品?搬家?买衣柜?勤洗衣服?真正的解法是什么当前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打破了我们对炭包的妄想,才真正开始向着理想的目标行走。


买收纳送炭包划算吗?

另一件有趣的事情,怎么判断这样东西是我们的“权宜之物”而不是“真的想要的”呢?

给他一个心理价格,看看跟这件产品本身的价格差多远。

真正的在生活值得依赖的物件是无价的。当然这个无价是个相对意义,意味着我们愿意掏出几倍于市价的金钱来交换。这样的购物,交换过程中,虽然钱花出去了,但对于我们来说价值反而得到了提高。(当然厂家也不傻,iPhone贵不贵?就是知道我们中有人只想要iPhone)

不一定所有人都赞同我的这种消费观,我只是讲讲自己在这样的消费习惯中的受益故事。在认真的生活的时候,我更理解了每样商品、每种生活物件真正的意义,这是在盲目剁手的情况下来不及看清楚的。

况且,这样的生活不是禁欲系的,也是现代的物质生活。

翻开物理书,写着“物质”的内涵:

物质是质量的空间分布。

当我理解了一件物品全面的质量、质的时候,空间虽然还是占那么大,我的物质生活却大大的丰富了起来。

如果样样好,哪怕东西少

所以双十一令人冲动,一些权宜之物的价格低到我们愿意拥有了才买,但这和真正的生活南辕北辙。

关于“权宜之物”还有个有意思的事儿,知识尤其是这样。有时候明知道要系统学习才能论道,却急于出师,买了一些爆米花读物、或者“麻辣烫教程”来缓解焦虑。这样不是变相的丢了质吗?

别看导图好像5分钟阅读捡了便宜一样,真正学到知识的还是那些自己动手看大书的人。

收到快递时候的心情就是一切了,你有什么“其实我想要的是。。。”的东西吗?欢迎留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