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故事读书

三栏笔记中的内容、感悟、行动

2021-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graceLiu_621

一、内容部分:

1、总结、归纳,123456罗列;

2、序言不需要写,这些内容作为观点的参考就可以了;

回想我们学核桃读书法时,是让我们从第一页开始一字一句读,还是先吃内容呢?

3、长篇大论,还是那句话,注意语言的简洁,没有啰嗦的语句,后面写书稿时就可以轻松一些。

二、行动部分:

1、不是自己要做的行动,需要放大,给读者启迪,让读者去行动

2、是嘱咐,简洁的启发,不可以举例子。例子需要放在内容部分去论证。

其实,记笔记,跟写拆书稿是密切联系的,三栏笔记要求我们要概括、总结、提炼书里的内容,尽可能地把同类的信息汇总整理后再做记录,而不是简单的搬运。这是不是很接近拆书稿的写作思路?

什么是内感动?

内容/感悟/行动,感觉很好理解,只有六个字,但是放到书中,下笔要写出来就觉得有点难度。我们可以用生活中最简单的例子去解释内感动。就是四个字:以小见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扶老奶奶过马路。如果让我们写感悟要怎么写呢?感悟就是这个行为体现出来的东西,那么它体现出来的是什么?就是善良。我们要从细节中出体会出一些更高层次的东西,不能只看细节本身。

接下来的行动呢?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不过把我自己去掉,读者不关心的。行动就是我要告诉身边的人怎么做?呼吁身边的读者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对自己,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加上大家总结的,就非常完美了。

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

五大类书读法:

一、干货:何意?何用?何价值?

二、文学:何意?何内涵?

三、传记:何人何事何智慧?总结体会道理,结合自身,活学活用。

四、科普:过三(语言、基础知识、逻辑推理)关,抓大(核心)放小(复杂细节)。

五、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抓住“神”。

微盘点《咬文嚼字》,发布2020年十大语文差错:

①“新冠”的“冠”当读guān而不读guàn;

②“戴口罩”误为“带口罩”;

③“共渡难关”误为“共度难关”;

④“杏林”误为“杏坛”;

⑤“宵禁”误为“霄禁”;

⑥“挤兑”误为“挤对”;

⑦“副作用”误为“负作用”;

⑧误用“叹为观止”形容疫情失控;

⑨“科创板”误为“科创版”;

⑩“螺蛳粉”误为“螺丝粉”。(人民日报记者曹玲娟)

我存在的问题:族、深远、人的发音需要稍微注意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