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悟》里仁 第十一、十二、十三章
前一篇 《论语解悟》里仁 第八、九、十章
后一篇 《论语解悟》里仁第十四、十五章
[原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
先生说:君子记挂的是德性,小人记挂的是乡土,君子记挂的是法度,小人记挂的是恩惠。
怀:思念,记挂义。
德:德性。
土:乡土,也有译作土地的,有安于居处的意思。
刑:法度。
惠:恩惠。
[愚悟]
本章谈论君子小人记挂不同。君子好德,常欲保持天性的善良,所以常常记挂德性是否符合天道。小人不好德,只顾自己的起居是否舒适安逸,所以多恋安居。君子又多思法度,唯恐自己的言行有违道德,不合于法度,成为有罪之人。小人唯利是图,善于钻营,有时为了利益,甚至不惜触犯法度。君子小人不同如是,只要看他们平时记挂什么,就可以清楚的区分开来。
读完本章,余以为这里的小人,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卑鄙小人之小人,他们更等同于碌碌无志向、不求德的人,安居图利是他们唯一的追求。有时想想,你我倘若无志向,不求德,不也是小人一个吗?所以我们更当慎之警之,以免有小人之嫌。
本章也有用位来解说君子小人的,即君子是在位的人,小人是在下位的人,解说也通,但略有牵强,故不采。
[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
先生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行动,会招来很多怨恨。
放:音fang(仿),有两种解说,一说放纵义,放纵自己在利益上行动;一说依据,依据个人的利益行动。今暂从后说。
多怨:有两种解说。一说人多怨己;一说己多怨人。两说正好相反,人多采前说,今从。
[愚悟]
一个人,如果一切行动都围绕个人利益,必然会影响处事的公平性,损害到别人的利益,那么招来大家的怨恨也是不可避免的。相反,如果能依仁义而行,处事更多地考虑是否公平合理,惠及大众,那么大家一定会心悦诚服,自己也会受人尊敬、爱戴。譬如桀纣为一己私欲而天下叛,文王依仁而行而天下服。本章所述的道理简单明了,不需多说,关键还是在于能切实行动起来,遇到利益的时候,多问自己一句,这样做,合仁乎?合则行之,不合则舍之,相信如此取利,必能少怨多悦。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
先生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治国)有什么困难呢?不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的,那又拿礼怎么办?
何有:言不难也,何难之有,有什么困难的意思。
[愚悟]
礼主于敬,而能谦让,若能谦让,则必有敬,所以说让是礼的本质。为国,定有上下之分,上位者如果能明白礼让的本质,行礼让之实,礼就能真正起作用,上下能和,如此治国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上位者认为,礼是用来别异同、分尊卑的,而不知道谦让的本质,容易为礼傲慢不敬,上下易起争心,礼也只是徒具形式,空有架子而已了,如此为礼,又置礼于何地呢?
为国如此,为家、为乡、为企何尝不是,虽然现在礼节的形式少了,但谦让的本质却不曾改变和失去。愿你我多行礼让之实,多推谦让之风,以致社会和谐,国家富强。
图片源自网络